【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由於台灣土地有限與環保意識抬頭,北市府民政局、殯葬管理處邀請公益名人陳淑麗化身「身後環保大使」,宣導樹葬、海葬、花葬等多元環保葬概念;她說,在最後一哩路,也要為土地盡心力。
根據台北市府殯葬管理處環保葬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民國九十八年至今,樹葬、海葬申請人數已成長二倍,花葬啟用屆滿一個月,已有八十二人申請。
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表示,北市腹地百分之五十五是山坡地,加上興建納骨塔易造成民眾反感。十月啟用花葬方式,告別式可依家屬宗教信仰;採用環保葬,可以同時兼具景色美觀、環保等優點。
殯葬管理處長吳坤宏表示,根據陽明山納骨塔使用情況,預估民國一○七年將面臨飽和,尤其傳統土葬不僅土地使用堪慮,更影響環境美觀及民眾觀感。
他說,環保葬分為樹葬、海葬、花葬三種,當遺體火化後,家屬依循往生者生前希望的方式舉行葬禮。文山區富德公墓設有樹葬區;陽明山第一公墓臻善園設置花葬區;海葬則葬於外海六公里處,儀式從每年舉辦一場改為四場。
陳淑麗早在民國七十二年就擬定口頭遺囑,希望身後不設立墓碑、文字,對於北市府提倡環保葬,更是大為贊同。她認為,人應該把握有限生命做利益大眾的事,在最後一哩路,也要為大地盡心力。
此外,第二殯儀館提供免費懷恩專車,平均每月載運量高達五萬人次,民政局建議有需要的民眾多利用,可避免交通壅塞與停車位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