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吳志榮香港報導】中國大陸江蘇揚州鑑真圖書館執行長慧寬法師,日前應邀到香港佛光道場主講「開創智慧人生—談情緒管理」及「教育與教養—談家庭關係與溝通」,慧寬法師表示,與別人相處前,要先學會與自己相處,並須學會轉念,看住自己的心,回到「最初一念」,才能不困擾。
由香港佛光道場及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主辦,圓滿分會、香港仔分會、九龍灣分會協辦的「美化人生佛學講座」,日前邀請慧寬法師演講。法師指出,跟別人相處前,要先學會與自己相處。
例如:一群朋友開開心心參加旅行團,但當發覺另一團價錢竟便宜五百元後,就一直埋怨,成了痛苦旅程。其實,旅遊的目的,只是要轉個環境,開放身心;金錢損失已是事實,但我們唯一能掌控就是心情。
慧寬法師說,有兩樣東西是最公平的,一是時間,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不會改變。二是人心,人人能掌握,在佛教講就是「自性平等」。功力在你要照顧好自己的心,要學習看到自己,但我們偏偏常看別人,給自己困擾。
如果起了煩惱就應回到「最初一念」;我們要善於看住自己的心,不受情緒起伏困擾。
慧寬法師說,情緒也要用得恰當,要適當表達。夫妻若有不滿,常會認為:「說出來你會明白嗎?」但若不說,對方更不可能知道。
一位太太說,丈夫不尊重她,幾番詢問才發現,她問先生:「早餐想吃什麼?先生只答:『隨便!』」其實,丈夫要說的是「你買什麼回來,我都會歡喜吃的。」慧寬法師強調,若能轉念,不就溫馨浪漫了嗎?要以智慧管理情緒;調整自己,永遠勝於改變別人。
「尊重不縱容,責備不粗魯;教育共成長,合家更幸福。」慧寬法師表示,對於子女,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性向專長,不要讓孩子去完成父母的願望,成為比較或炫耀的工具。要相信子女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才能發揮長處。
慧寬法師表示,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配合。孩子教育是基本,但教養比教育更重要,留錢給孩子,不如留德給他們。一對父母帶著孩子闖紅燈,孩子說:「老師說,紅燈不可過馬路。」父母反而說:「有爸媽在,不怕,衝!」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陽奉陰違的壞習慣。
老師教孩子遵守規則,父母也要配合,這是整體社會的責任。父母教育子女,要做到身教、言教、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