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洛瀅新竹報導】「從別人的需要,看到自己的責任。」天主教耶穌會新竹社會服務中心居家服務員路國華發現,服務對象多數為身體失能、肢體障礙,以長者居多,且親人無法長期照料;服務時,除了給予基本生活協助,更需照顧身心靈。
路國華指出,每月照顧八至十二人,從中看盡人生百態,尤其擁有甲種水電執照的陳正德改變最多;當初,他在高速公路修護交通號誌,陸續發生三次車禍,造成下半身癱瘓,必須仰賴妻子維持家計、照顧生活,導致出現受創負面情緒。
路國華鼓勵陳正德,要他鼓起勇氣坐輪椅到服務中心,陳正德雖然在進入中心大門時跌倒撞到頭,但他不氣餒,依舊願意敞開心胸。
另一位小兒麻痺患者,父母雙亡,又遭手足遺棄,獨自在宮廟流浪十多年,靠著打鼓度日,被社會局發現時,罹患皮膚病,路國華協助就醫後,對方致贈二頂宮廟帽子答謝,並說:「這個雖然不起眼,卻是我的『寶貝』,除了爸媽外,就是你對我最好了。」
還有一位阿伯接受居家服務近六年,他熱情招呼鄰居,卻不曾對路國華說過「謝謝」;雖然百思不解,但路國華發現,其實自己才是阿伯最期待的「訪客」。
路國華表示,家是最舒適的環境,多年來,他學會放低身段,耐心傾聽每個人的需求,時時給予鼓勵與勇氣,從心靈導入正確觀念,讓照顧者重拾信心與笑容,也減輕家屬精神壓力;路國華相信,這就是居家服務員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