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務委員會透露,近年遷居海外的僑胞大回流,在景氣低迷的當下,值得國人關注。
台灣民眾移居國外,最盛的時期,是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當時擔心戰事發生,許多人攜家帶眷遠離寶島;第二波是二○○三年SARS流行期間,唯恐被疾病傳染,暫別故鄉,到海外落腳。
事隔十多年,台海「西線無戰事」,兩岸交流漸熱絡,戰爭陰影不再;國內醫療技術精湛,讓人充滿信心;加上子女都已成年,無須為三餐奔忙,遂思起歸鄉的念頭。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作家陳之藩將沒有國家的人比喻為「失根的蘭花」,旅居海外的人,自然想回到舊時居住的地方,畢竟「人不親土親」,家鄉的泥土總是黏的。
回來的僑胞多是退休人士,有一定的生活水準和經濟收入,將在國外賺的錢拿回台灣花用,不論投資或就醫,至少貢獻了一點外匯,增加企業營收。
僑胞返國,除了養老終其一生,也為經濟帶來商機,因應大量的回國潮,台灣國內醫療機構和建商,紛紛推出「僑胞村」、「養生村」等建案,其中最具知名度的長庚文化養生村,目前六百名住民,約有二百七十名是僑胞,比例將近一半,養老商機,未來遠景看好。
新北市(黃富生/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