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會昨天發布「二○一三兒童人權日—兒童參予權及表意權調查」,顯示七成以上中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表達難以對社會造成影響,大人在政策決策過程很少聽取兒少意見。
我們常說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實際上在家庭、在學校有哪些大人是真正放下身段,傾聽未來主人翁的聲音?
大人通常對孩子說「小孩有耳無嘴」,小孩要講話時,還遭大人喝斥「不要插嘴!」。
作家三毛曾說過:「成人最幼稚的想法就是:小孩子又懂得什麼呢?」
大人常以權威決定孩子的一切,不願傾聽孩子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受到壓抑,沒有發言權,對周遭事情也失去思考能力,漠不關心,又怎麼讓孩子意識到他們是未來的主人翁?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思考模式,有時孩子的想法甚至超越大人,大人往往可從孩子學到很多,甚至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傾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有參與感,激發他們對社會、對公共事務的熱誠,孩子的想法可行時,給予肯定,激發孩子的信心。
孩子的想法若不夠成熟,可引導討論,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大人傾聽他們說話,有被尊重的感覺。
不論政府、學校或家庭,都應給孩子參與和發表意見的機會,傾聽孩子的聲音,才能培養孩子成為未來主人翁的意識。李貴美(台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