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成年禮 外籍生著唐裝嘗鮮

 |2013.11.11
2924觀看次
字級
國際成年禮昨在台北孔廟舉行,外籍生穿著傳統古服體驗古禮,還結成鼓陣擊鼓。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北市民政局與國際扶輪社合作,昨天在台北市孔廟舉辦「國際成年禮」,來自二十四國的一百三十位禮生,全程依循古禮著唐裝,進行綾桌腳、戴冠及笄等儀式,象徵青年的成長蛻變,外籍交換學生都說很新鮮、有趣。

國際扶輪社自民國九十六年至一○一年,都在北市孔廟舉辦「國際成年禮」,今年有八十七位來自二十四國的交換學生,以及四十三位社區、社會弱勢團體青少年參與。

禮生循古禮著唐裝,穿過黌門、禮門,並以金盆水泉洗手(象徵洗滌舊習)、進行綾桌腳(象徵謙遜、忍耐及蛻變),並由禮生父母或寄宿家庭父母,為禮生進行戴冠及笄等儀式,透過傳統古禮,讓禮生了解成年的意義與責任。

為讓外籍交換學生深入了解台灣在地文化及民俗特色,典禮另安排大龍國小佾舞演出,以及外籍生下場表演「舞龍舞獅」、「鼓陣」、「電音三太子」以及中國功夫、扇旗舞。

十七歲的美國交換學生莎莉‧波普(Sally Pope)說,來台三個多月,每天都學到新事物;美國沒有成年禮,參加成年禮很有趣,又能體驗中華文化,她也取了中文姓名「方世琪」。

十六歲的德國交換學生路易莎‧普麗格(Luisa Pleger)說,台灣成年禮比德國盛大,內容貫通古今,是有趣又難得的經驗;她來台兩個多月,發現台灣人很和善,願意幫助陌生人,與原先想像亞洲人較保守不同。

擔任寄宿家庭的蔣本芝,全家五口陪寄宿的法國學生參加成年禮。她說,交換學生參加成年禮體驗中華文化,是很好的活動;家裡接待交換學生,讓她的小孩也學到人際互動和國際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