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說「教育」不是注水入湖,而是點亮心中的蠟燭,但現今教育並非如此,當社會以讀書為導向、以升學為目標,只是扼殺更多機會。
注水入湖若只是把湖水注滿,只有加的效果,但湖水是清是濁,有沒有被發揮、利用,則不考慮,一味把目標鎖定在升學、明星學校,就是所謂填鴨教育。
點亮心中的蠟燭就是要照亮心智,爆發能量,啟發興趣,自動學習,累積資糧,是有相乘效果。
教育的面向是多元,所謂傳道、授業、解惑,就是老師的責任,也是教育的職責,不只是在知識的傳授。
人生也一樣,除了注水入湖,也要點亮心燈,既有加的作用,也有乘的效果,讓心湖豐沛、心燈明亮。豐富自己,照亮別人。心路澄澈,歷程亮麗,成就一番風景。
很多人仍深陷注水入湖的迷思,許多家長、教職員都是如此,認為注湖入水,水漲船高,容易看得見,彼此呼應,惡性循環,未有遠見,未有廣識,社會急功近利,冷冰冰。
注水入湖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點亮心燈,讓心湖水汪汪、亮閃閃,多美好!(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