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確幸--幸福比收成更重要

 |2013.11.02
105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在自家陽台上種菜的產量雖少,但種過的人都表示,自給自足原本就很困難,但重點不在於產量,而是當農夫(婦)的快樂。顯然心靈收穫遠超越菜的實質收成。

就像《三峽晚報》採訪的胡女士就說,投資菜盆、種子、肥料等,要花掉人民幣四百元左右成本,但端上餐桌的蔬菜,按市價不超過人民幣六十元。但即使虧本,她也決定要繼續種下去,因為女兒自從和她一起參與後,更了解農民的辛苦,也比以前更愛吃青菜。

家住北京東城區韶九社區、現年六十九歲的李阿姨在家裡的臥室、廚房、客廳的窗台上、窗外的小圍欄上,都種滿蔬菜。她說,小時候在農村耕種過,現住公寓,退休後在家種種這些小盆的菜,也算回歸田園、親近自然。

她的住家所在韶九社區,有二十多個家庭也在自家的陽台開闢小菜園,連社區居委會的七十平方公尺的樓頂也種滿了盆栽蔬菜,有苦瓜、生菜、野菜、油麥菜、小西紅柿、南瓜……不下二十種。

《人民日報》記者找到該社區的管理委員會主任楊永力,他說這個樓頂的菜園是大家的,由社區組織排好值日表,分給七戶人家,每個家庭負責一天,一天看兩回,採摘收穫除了居民吃,還會送到養老院,數量雖不多,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很開心,也等於綠化了樓頂。

或許「城市菜農」、「家庭菜園」在社會中並非大事,卻能帶給民眾生活上的「小確幸」(村上春樹在他的散文提到,意思是微小而確實的幸福),也慢慢將整個社會推向低碳綠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