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洛瀅桃園報導】桃園縣竹圍福海宮臨近桃園機場,一百六十年維繫著大園鄉十八村、近二萬名信眾的記憶。但今年九月啟動的桃園航空城計畫,福海宮被規畫為第三跑道預定地,一度面臨拆遷,後來經承辦單位與神明溝通,才決定保存下來,並劃設為宗教特區,讓福海宮成為「航空城守護神」。
福海宮奉祀主神輔信王公,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慘遭祝融焚毀,唯獨木造主神尊無損,令人稱奇。隔年農曆三月初八,當時內政部長許水德受邀主持重建動工大典,分六期工程依序展開。
福海宮執行祕書陳建松表示,社會人口結構老化,希望設計首座融和長者醫療的廟宇,提供長者日托照顧、樂齡學習、復健養生的宗教園區。
當第六期工程籌備就緒,卻因「桃園航空城計畫」被迫停擺,過去一年半,輔信王公曾透過輦轎、公開擲筊請示數十次,堅決表示不願離去。經交通部、桃園縣政府多次與神明溝通,最後決定規畫為宗教特區,第六期工程將重定。
「福海宮從社會福利轉為宗教觀光,未來必須重新定位。」陳建松表示,未來的服務會從地方提升至國際,第六期工程建築將以公益角度出發,融和休閒、觀光、宗教等功能,目前已邀專家評估,預計明年三月動工,同時增設輔信王公欽定「航空城守護神」字樣為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