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快速抗菌噴霧用品來對付有害物質,超強分解,身心健康快樂。
建築物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文明進步又促使感官益發敏銳,由眼、耳、鼻、舌、身五感與意識的滿足程度,產生對空間品質評斷。一般而言,如果空間適合,就會愉悅快樂,反而言之,不適合就會深受其擾,滋生煩惱,甚至因而影響身心健康。
也因此,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針對民生所需而立,上路一年後,「來真的」,十月起就要正式開罰了,月底前,衛生署將對署立醫院開出首張罰單,場所管理人最高將被處以新台幣二十五萬元罰鍰。
場所指的是什麼呢?各種館、班、機構、系統之類的都算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規範的場所,空氣汙染物則指的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細菌、真菌、粒徑小於等於十微米的懸浮微粒、粒徑小於等於二點五微米的懸浮微粒、臭氧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的物質。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已於去年立法通過後,委託生策會辦理「防疫產品審查機制」,邀集專家透過「防疫技術」、「防疫效能」、「安全性」、「品質管制」等四大面向進行審查。
空氣品質的好壞又如何界定?關鍵的指標為「細懸浮微粒」,一般來說這是來自於天然或是人為的因素所產生的微粒子,顆粒十分的細小會隨著空氣飄揚傳播,主要來自車輛、工廠、焚化爐之廢氣;燒香、燒金紙、點蚊香所產生的煙;花粉、昆蟲糞便、人及寵物皮屑等,可深入人體自由穿透。
據環保署研究,密閉房子的細菌數是開窗通風房子的三倍多。空間設計師嚴家衛分析,一般傳統式有門有窗的住宅,即使門窗不打開,每小時自然的換氣次數也有三到五次,密閉式的住宅就只剩十分之一。
再以開窗通風情形來觀察,每立方米含細菌約五千八百個,而密閉的房間每立方米含量可高達一萬九千個(標準是五百到一千個)。美國南加州大學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空氣品質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生活安排及工作效率,甚至引發喉嚨癢、眼睛乾癢、頭痛、疲倦等狀況,體內若長期累積毒素,健康的隱形殺手已悄然出現。
更嚴重的,可能危及大腦發育,損及老年人記憶力及思考能力。南加州大學安德魯斯老年學中心研究團隊觀察美國各地的空氣品質監測系統,記錄懸浮微粒濃度平均值;結果發現,部分地區懸浮微粒濃度高於環保機關制訂的標準,恐影響健康。嚴家衛說,台灣以法為據,讓民眾享受到良好空氣品質,身心都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