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舉行「高腳屋—台灣原住民族干欄式建築」特展,認識原住民族干欄式建築的特色。圖/吳文良
【本報新北訊】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即日起舉行「高腳屋—台灣原住民族干欄式建築」特展,帶領民眾從達悟族另類的「發呆亭」—涼台,認識原民干欄式建築特色。
台灣原住民族的干欄式建築簡稱「高腳屋」,館長吳秀慈表示,這次特展重點是帶民眾認識達悟族的涼台文化。達悟族分布台東縣蘭嶼,傳統家屋以主屋、工作房及涼台組成,涼台通常建造在屋前、通風良好的位置,是達悟人休息場所。達悟族人常在此與鄰人閒聊或與路人打招呼,這也是當地人維繫情感與交流的橋梁。
高腳屋反映出各族對自然環境的觀察認知,也藉由建築特色表現出族群文化。這些建築形式、功能的背後,隱藏原住民的生活智慧和工藝技術。
特展搭配互動體驗遊戲,包括「防鼠板互動區」、「高腳屋愛拍拍」、「畫出我的高腳屋」、「高腳屋愛拼樂」及「走迷宮—老鼠大冒險」,展期至十一月二十四日,相關資訊可上網http://www.sshm.ntpc.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