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在高雄應用大學舉辦的「競爭力大挑戰」論壇中,對大學生直言:「政府沒欠你,是你欠你自己。」
高希均教授的這種坦率且一針見血的發言,但媒體所給的版面是一小塊,大學老師們給予的回響也不多見,或許這才是我們所要引以為憂之所在。
「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是誰的責任?」高希均曾問過兩名訪台的諾貝爾得主這個問題,兩位得主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學生的責任。」
大學畢業生沒有職業「憂患意識」,家長與老師們應該要負絕大責任,特別是對子女呵護有加的大人們,除了全額提供學雜費,生活上的資訊3C產品一個也少不了。
當「由你玩四年」的學業告一段落後,高不成低不就的怨天尤人此起彼落,加上朝野政客們動輒拿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認為起薪偏低代為抱屈。年輕人在家當宅男、變媽寶也總是理直氣壯,這個結果,把責任推政府,當然是不公允的!
在五十、六十年代,大學畢業生很吃香,找工作不困難。因求學年代的節衣縮食與珍惜打工的機會,生活中鮮少多餘的享樂,從念書時把握時光,到畢業後認真在工作上盡心盡力。三十多年過去了,回想起來的「滿足」,大多數與我一樣,從求學到就業何曾抱怨過政府?
努力讀書和好好的找工作就對了。現在年輕人或許命太好了,大學好考、容易畢業,如果轉個念,生活中多一些刻苦、奮發圖強,少一點冶遊、享樂,畢業後找到一份工作並不困難吧!
基本上「政府不會欠你」,該你的,你一毛也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