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有外國師生參訪,我任教的校門口布置巨型的人形汽球拱門,整個禮堂也用鮮花、汽球裝飾的美輪美奐。接著在上課期間,樂隊及禮賓生全數請公假,列隊演奏迎賓樂曲。
這幾年國際文教交流,儼然已成為高雄市府教育局的施政重點,不僅來團人次激增,歡迎活動更是愈見盛大。只是有必要花大錢買這些用完即丟的汽球拱門及花柱嗎?
其次,是否該影響學生的正常課務,及全校師生的上課安寧呢?而過度包裝的結果,活動的教育意義是否失焦?
雖說以隆重的典禮來迎接外賓無可厚非,但也可以讓學生繪製歡迎海報,利用回收材料來裝飾或製作禮物,亦可舉辦來訪國的文化介紹及相關藝文競賽活動等,既環保又有創意及教育意義,更能讓外國師生感受我們的用心與熱情。
參訪時間也應該安排在周會、晨會、課餘活動時間或校慶期間,以免影響師生的正常作息,這樣似乎才算是內外兼顧的待客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