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陳朝平
資深媒體人
時光倒回二○○一年金秋十月的某天,傍晚六點差一刻,上海浦東一家著名的連鎖本幫菜館裡,人聲鼎沸。作東的是時任上海台辦的顧明先生,客人是我和台灣企業界的一位好友,以及人稱鄭大姐的中國乒乓球傳奇人物鄭敏芝。幾個月之前,顧明曾經率團訪問台灣,我所屬的基金會設宴款待,那時,便約好了今天的飯局。
話匣子打開了,我問顧明,訪台歸來,可有感想?顧明不疾不徐地說了一段話 :「前次,我訪問台灣,你們基金會請客,當天,飯店僅有一桌筵席,甚為冷清;今天,我有機會作東宴請幾位貴賓,訂席時,只剩這個包間了,現在還不到六點,外頭卻還有許多人排著隊。我想,這兩個場景已經說明了我的感想,那就是,三十年前,你們台灣搞發展,我們搞鬥爭,所以,你們贏了;三十年後,你們搞鬥爭,我們搞發展,所以,我們贏了!」
掐指算來,十二個年頭過去了,顧明的那一席話,仍然在我耳邊縈繞。
十二年倏忽,中國成功舉辦了奧運、世界博覽會、好幾屆的博鰲論壇,將東協十國納入了大中國經濟圈,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擠進了G8和G20國際政治經濟論壇的舞台。二○一二年,中國的人均所得超過了五千美金,從一個開發中的經濟體,一躍成為已開發國家;中國的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取代了易利信,成為全球電信設備供應商的龍頭;中國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超越eBay;搜索引擎百度,表現毫不遜色於谷歌;騰訊開發的線上網絡電話QQ老早就超越了Skype的用戶數,而騰訊新開發的移動VOIP——微信,也打破了WhatsApp取得一億用戶的紀錄……。儘管,中國面臨了環境汙染、貧富懸殊、經結構失衡、官員貪汙腐化、物價快速飛漲、教育機會不均等種種問題,但是,中國的領導們從未放棄給人民帶來奮鬥的願景和希望!姑且不論您如何解讀習近平的中國夢,不論您如何看待李克強的城鎮化和擴大內需消費,在我看來,這些都明示了國家發展方向,恰是民眾需要的Leadership。
過去十二年裡,台灣又做了些什麼呢?
政治改革和行政組織改造,愈改愈亂,藍綠的鬥爭並沒有因為政黨輪替而告稍歇;媒體的亂象愈演愈烈,媒體自由度雖然略有進步,但政府和人民的對話管道愈來愈狹窄,政府聽取產業學界建言的容忍度竟然還低於蔣經國的開明專政時期。在財經方面,政府的負債愈來愈高,十二年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幾乎一直敬陪亞洲四小龍之末,人民實質所得竟然倒退到十四年前國民黨即將要丟掉執政權前夕的水準,而房價卻節節升高,直逼鄰近的東京、香港。儘管,每一位總統和行政院長就任時,都喊出一些口號,然而,從「兩兆雙星」到「黃金十年」,沒有一個口號能激勵人心,沒有一個政策能真正落實有感!
十二年,生肖一輪,此消彼長,能不感慨乎?
從前,睥睨開發中國家的政治領導人物,如今,落得只有一成左右的支持率;
從前,獨領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模式風騷的台灣,如今,欣羨南韓,失去了創新發展的信心;
從前,高喊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台灣,如今,卻處處排擠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
從前,大肆批評對岸不開放的政客們,如今,卻誓死抵制對等開放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
從前,自信滿滿、自詡要文化反攻的台灣出版業者,如今,卻畏懼大陸的印刷出版業者……!
九月二十九日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運營了,敢問,我們規畫中的自由貿易港區何時開張?「我們搞發展,你們搞鬥爭,我們贏了!」顧明先生帶著濃濃上海腔的話語,又在我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