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團隊獲得第二名,領隊張明旭(右)與王鵬傑(左)、助理王子健(中),開心的手舉獎牌。圖/郭家和與吳品君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法國聖伊天恩(Saint Etienne)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麵包大賽」(Mondial du Pain),上月二十九日頒獎,在十二個競賽團隊中,台灣烘培主廚王鵬傑獲得第二名,同時榮獲藝術競賽獎,這是麵包大賽舉行以來,首次有亞洲隊獲此獎。
「第六十五屆聖伊天恩國際博覽會」於上月二十至三十日舉行,其中,二十六至二十八日舉行的第四屆麵包大賽,每隔二年舉辦一次,今年台灣代表隊由張明旭率莎士比亞烘焙坊主廚王鵬傑和高雄餐旅大學三年級學生王子健參加,經日籍師傅野上智寬技術指導、一年多的苦練才奪銀,繼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和武子靖之後,因為麵包賽再獲國際殊榮的人。
事實上,王鵬傑高中時是個跳八家將、混幫派的頭痛學生,因目睹朋友被槍擊不治,讓他重新思考人生方向。考上高雄餐旅學院後,他努力學習,不懂就請教老師與業界師傅,大三時拿下「全國技能競賽」決賽金牌獎,二○○九年參加「香港美食大獎」,以國劇人物為主題,獲得現場麵包製作金牌獎。
王鵬傑表示,很開心能獲獎,在台灣準備比賽時,只是想完美呈現台灣的實力,不是志在必得,得獎只是一個意外驚喜。
多數國際烘培賽事允許三位參賽者共同合作,但這項比賽規定,參賽的師傅只能帶一個年齡不超過二十二歲的助理,完成所有九個指定項目,比賽難度更高。
王鵬傑表示,在三明治競賽類,他是用宜蘭的鴨肉,加上台灣的蜂蜜調配醬汁;在丹麥麵包類則是以蝴蝶造型來呈現台灣是蝴蝶王國,加上紅色的玫瑰醬來表達台灣的美;在國家麵包類,他則用很大一朵花來告訴評審,台灣就像是一朵大花,要在世界大放異彩。
至於在獲獎的藝術競賽,他則把過去跳八家將的經驗,變成「台灣陣頭」的設計概念,以八家將和舞龍舞獅為主題,並向評審介紹,這是台灣的宗教藝術,像舞獅是過年、祈福的意思,平常都會舉行。
台灣烘培技藝揚威國際固然可喜可賀,但王鵬傑卻憂心後繼無人。由於王鵬傑和武子靖共同經營烘培坊,具備可獨立參加國際競賽的經濟條件,一般若透過公會報名參賽不僅程序繁複,且訓練選手的經費無著,台灣恐找不到人參加下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