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十二所國小學童與九個里的里民,昨天一起彩繪世界上最大的台灣雲豹,用藝術讓台灣雲豹重生。圖/蘇健忠
【本報台北訊】「哇,這原來就是台灣雲豹」,萬華青年公園昨天聚集上百名民眾,在台北文化局長劉維公帶領下,彩繪放置在公園中央的台灣雲豹雕像,除了為青年公園點綴公共藝術外,也期望喚醒民眾對動物保育的生態問題。
為讓更多民眾參與公共藝術,台北市文化局與紙風車基金會共同合作「記憶與重生~萬華青年公園公共藝術計畫」,在青年公園設置作兩隻超大型雲豹,由公共藝術家李良仁擷取里民與國小學童的創意構思,重新組合,再由劉維公與當地里民合作彩繪。
為了將藝術的種子帶入民眾生活,除了讓萬華區十二所國小將雲豹圖納入美術課及暑假作業,並提供台灣雲豹模型,讓九個里與十二所國小分別彩繪印象中的台灣雲豹,重新賦予雲豹的生命意義。
文化局長劉維公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在地居民能親身參與公共藝術,除了體會到公共藝術的趣味性外,也能有社區共同參與的榮譽感,讓這股藝術力量深植每個人心中。
由雕塑家李良仁創作兩隻超大型台灣雲豹,許多參與的學生臉上還畫上雲豹的模樣,學生與民眾用筆沾染顏料,幫雲豹上色,參與的學生都開心的說,「這就是我們的作品」。
文化局表示,這項公共藝術活動不僅是凝聚社區彼此情感的最佳成果,也在萬華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透過「藝術」的呈現,讓消失的台灣雲豹重生,也希望每個人能一起重視地球未來的生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