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我們的問題不在經濟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2013.09.26
109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馬王之爭導致立院空轉,許多人憂心像服貿這樣的重要法案的擱置,會影響我們和其他國家貿易協定的簽署,嚴重傷害國家競爭力。前行政院長陳甚至呼籲大家把眼光放遠、停止內耗,否則台灣將無法跟上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的腳步。閣揆無法上台進行施政報告、立院議事效率不彰,並不是新鮮事,但是為什麼每年都可以上演同樣的戲碼?如果這樣的國會是延緩或阻礙台灣經濟發展的主因,表示我們經濟上最重要的問題並不是經濟,而是非經濟因素。

立法委員在國人心中的形象早就惡名昭彰,但是下次選舉老面孔還是居多數,如果立委很爛,不代表選民很爛嗎?眾所周知的是,我們的立法委員花最多心思的,不是研究和審查法案、出席院會,而是跑攤。事實上立委的職責應該是影響國計民生、攸關社會長治久安的法案,可是由於人民不正確的期待,「開會沒票、跑攤才有票」幾乎是鐵律,所以混亂離譜的立法院,選民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共犯。有什麼樣的民主政治,就是因為有什麼樣的選民和政治文化,因此當國人在同聲譴責立院亂象的同時,更應深思的是社會大眾的民主素養。

其實阻礙台灣社會前進腳步的,不是只有立法院,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後盾是合理的財政政策,但在這方面政府的作為令人搖頭。馬英九總統上任五年來,舉債接近兩兆,是歷年總統之最,財政困難極為明顯,但是馬政府不思考如何調整稅基、不敢加稅,還拚命減稅。台灣現在的薪資所得倒退到十六年前的水準,但是富人的財富照樣累積,所以貧富差距擴大,根據學者的分析,如果以二十分位的綜合所得淨額為依據,所得最高的前百分之五是最低的百分之五的九十六點五六倍,而馬英九總統上任時是七十五點○八倍,由於貧富懸殊所造成的不正義感,使得社會慢慢產生一種仇富心態,間接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

如果富人財富的增加可以反映在繳稅上,也許貧富差距不會那麼大,但實際情形是,台灣真正富人繳交所得稅率還不如一般薪水階級。前財政部長林全在二○○五年公布二○○三年全國前四十名高所得者的繳稅狀況,有十五人的實際稅率在百分之一以下,八人一毛錢都沒有繳,只有六人繳納所得稅的最高級距的稅率。現在的狀況又如何?財政部公布二○一一年所得稅數據,全國繳交最高級距的有八千零五十戶,占總戶數的百分之零點一四,而他們貢獻的稅金占總所得稅的百分之三十,表面上看起來富人繳了相當大比例的稅,但真相是:絕大多數的富人並不在這八千零五十戶之中,他們的所得轉換成不必報稅、不會課稅的形式持有,所以真正的有錢人透過各種方式節稅,因此他們對國庫的貢獻有限。

二○○六年英國學者針對全世界所做的幸福調查中,排名第一的是丹麥,丹麥人平均繳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稅,一名記者曾經訪問丹麥人為何願意繳交那麼高的稅?受訪者表示:「我不願意看到路上有一名窮人」。如果我們社會的富人願意多繳稅、關照弱勢,而一般人民也把繳稅、公共利益當成社會責任和榮耀,整個社會的氛圍將會是和樂而充滿希望,這樣的氛圍才能創造優質的經濟環境。

把經濟問題當成最重要或唯一問題的人,不只是簡化問題,而且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因為非經濟因素才是影響經濟、決定社會幸福的關鍵;而要消除不利經濟發展的非經濟因素,刻不容緩的工作就是培養成熟、有品德的民主公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