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風古德寺擴建 恢復全盛期規模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 |2013.09.25
139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四大佛教叢林之一的古德寺(圖/取自網路),融合歐亞宗教建築特色,以及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在漢傳佛寺中實屬罕見,堪稱佛教聖地奇觀,具有重要的建築、文化與歷史研究價值。古德寺自二○○九年開始擴建工程,占地面積將擴大五倍,達到二萬五千平方公尺,恢復到全盛時期規模。

古德寺由隆希法師於一八七七年創建,原名「古德茅蓬」,一九○九年,昌宏法師接任住持後,開始第一次擴建。一九一四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親筆題書,更名為「古德寺」。文革期間,許多建築被毀,現僅存天王殿和圓通寶殿。

天王殿是漢傳佛寺格局,殿內供奉樟木雕刻的金身彌勒佛、韋陀護法,兩側是木製四大金剛。殿前院落中央供奉一尊香港人士從泰國迎請的小乘佛教四面佛。

一九二一年,古德寺第三次擴建,同時建造圓通寶殿,是集中式寺院、緬式佛塔、哥德式建築風格,入口處的建築式樣與緬甸佛寺相似。前後二層門楣呈波浪形拱狀,門楣下方為尖形頂。門楣二側由八角六面的立柱支撐,柱頭雕刻旋渦狀紋飾。雙層門楣上方遞收為錐形屋頂,提升大殿的縱深。

屋頂墻面正中是圓形花窗,二側對稱分布著尖矢形長窗,仿哥德式教堂建築。墻面雕刻的獅頭、金翅鳥、大象、孔雀、花卉等紋飾,是小乘佛教的教義符號。

內殿外是四道迴廊,各有一出口。回廊外側環繞正方形立柱,柱頭雕刻精細捲曲的柔美花紋。每條立柱向上延伸,形成或大或小的尖券拱。尖券拱上方,飾有一大二小的圓形花窗。大花窗由大小各異的圓環拼接,小花窗為八卦式鏤空。

殿頂仿緬甸第一大寺蒲甘(Pagan)阿難陀寺,佛塔造型採緬式佛塔與中國傳統亭閣結合的形式,塔身內嵌小龕。

圓通寶殿內殿為單層正方形,殿內供奉三世佛,即現世佛釋迦牟尼、過去佛燃燈佛,未來佛彌勒佛。根據《武漢通覽》記載:「殿頂有象徵五佛四菩薩的九座佛塔,塔周圍有九十六個蓮花墩和二十四諸天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