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指定 光遠燈籠堅持純手工

 |2013.09.23
2484觀看次
字級
中國傳統手做燈籠中,「正面龍燈」熱銷。圖/吳思萍

【本報南投訊】有求才、求光明意涵的中國傳統手藝燈籠,常掛在宮廟前,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但傳統手藝已經逐漸沒落,目前還在量產的工廠,只剩南投竹山的光遠燈籠一家,許多知名廟宇,都指定要用他們的燈籠。

光遠燈籠業務經理謝惟純說,光遠燈籠已有五十年歷史,旺季一天可以製作三百個燈籠,全都純手工製作,又稱「鼓仔燈」、「傘燈」,有添丁、求才、求光明的意義。

走進工作室,燈籠骨架掛在天花板、散落在地上,骨架使用有彈性的桂竹,手工組裝、塑型,七個師傅分工合作,確保每一個步驟,都能完美無瑕。

謝惟純說,手做燈籠早期多是家庭代工,量產的燈籠工廠也都轉至大陸設廠,二十年前歷經產業沒落,市場被大陸燈籠工廠瓜分,一度面臨倒閉,但他們創新量產燈籠,做成可開可收的「傘燈」,現在仍穩坐銷售龍頭,不怕與大陸競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