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報二十多年的經歷,讓鐘清麗(左)變成「鹽埔通」。她與陳韋呈(右)將聯手推出攝影展,呈現鏡頭下的鹽埔鄉。圖/翁禎霞
【本報屏東訊】送報二十多年的鐘清麗,因熟悉鹽埔鄉的大街小巷,近年來成為蒐集地方文史資料的「強棒」,訪談、拍照一手包,最近還準備與八年級的陳韋呈,聯手舉辦忘齡攝影展,以鏡頭呈現不同年代的鹽埔鄉。
「以前有算命師說我會成為優秀的報業人員,沒想到我的送報生涯真的很不一樣」,五十六歲的鐘清麗說起因送報而接觸地方文史,與有榮焉,因為現在鄉內的許多老照片及文史資料,都是透過她挨家挨戶蒐集。
從民國八十二年起,鐘清麗就在屏東縣鹽埔鄉新圍村送報紙,九十年前後因加入鹽埔鄉生活文化促進會,接觸地方文化工作,促進會出版《鹽埔在地人月刊》,每月都需要許多地方文史資料,鐘清麗趁著送報四處打聽,逐步勾勒出地方的文史面貌。
為蒐集文史資料,她還學攝影、學導覽解說,有一回去上課時,授課老師把屏東縣各鄉鎮講得栩栩如生,唯獨講到鹽埔就跳過,讓她十分不平,經了解,發現鹽埔鄉的史料太少了。
一直到現在,只要哪裡有「寶藏」,她一定努力挖掘,在蒐集資料的過程,她也拍下許多鹽埔珍貴的鏡頭。
二十八日起她與八年級的陳韋呈攜手,在鄉立圖書館舉辦首次攝影展,剛從鹽埔國中畢業的陳韋呈,以零用錢買了一台相機,也是在隨手記錄家鄉活動的過程中,開始愛上了攝影。
一個四年級、一個八年級,兩人雖然都不是專業攝影,但他們都是家鄉的記錄者,他們說「我們拍的,都是有故事性的照片」,讓家鄉人特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