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以「味」最重要。
有人品文山包種茶,只覺「淡味」!
有人說濃濃的普洱茶才夠「味」!
味,以舌感受,可以很主觀,亦可很客觀。
主觀者,茶入口,我說淡、濃,你管不著。
甘津潮舌得真味
客觀者,茶入口以舌細分湯汁層次。明朝畫家徐渭說:茶入口先灌嗽,須徐啜俟甘津潮舌,則得真味!
古人品茶法,正符合了現代品茶師專業規則:先將茶湯入口,以舌捲起湯花,充分滋潤舌端,舌中、舌根……
舌端用來「權衡」之用。「清風先向舌端生」,意思是:茶的第一味由舌端啟動。
舌根是用來「回味」之用。蘇轍說,「舌根遺味輕浮齒」。用代語言說,茶味為你牙齦做「馬殺雞」。也正是陸游先生所稱的:舌根茶味。
我的品茶經驗:凡岩韻風骨的武夷茶,最能感受:茶替舌頭「馬殺雞」的滋味!
舌端啟動了茶味,舌根回味無窮,遇到陳年老茶,回味可以甘到「咽喉」。
清寂幽冷品味人生
品「味」靠舌,更靠經驗累積:要是兩季不同茶葉混在一起焙茶,入口能分辨,那此君辨味功力高。
品「味」有物質的享受,應兼具品德:清寂幽冷之味才有美感!
人生品味,品味人生,何嘗不復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