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羡紅茶與紫砂 池宗憲 |2013.05.13 語音朗讀 40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陽羡,江蘇宜興在地名,在台灣提「宜興壼」或「陽羡紫砂」,凡品茗者皆耳熟能詳,對於當地製壼高手,更能如數家珍,細數其製壼工藝,以及名家壼的身價。然,鮮為人知的「陽羡紅茶」或叫「宜興紅茶」,則讓人備感陌生。陽羡,江蘇宜興在地名,在台灣提「宜興壼」或「陽羡紫砂」,凡品茗者皆耳熟能詳,對於當地製壼高手,更能如數家珍,細數其製壼工藝,以及名家壼的身價。然,鮮為人知的「陽羡紅茶」或叫「宜興紅茶」,則讓人備感陌生。陽羡,江蘇宜興在地名,在台灣提「宜興壼」或「陽羡紫砂」,凡品茗者皆耳熟能詳,對於當地製壼高手,更能如數家珍,細數其製壼工藝,以及名家壼的身價。然,鮮為人知的「陽羡紅茶」或叫「宜興紅茶」,則讓人備感陌生。 陽羡,江蘇宜興在地名,在台灣提「宜興壼」或「陽羡紫砂」,凡品茗者皆耳熟能詳,對於當地製壼高手,更能如數家珍,細數其製壼工藝,以及名家壼的身價。然,鮮為人知的「陽羡紅茶」或叫「宜興紅茶」,則讓人備感陌生。 「宜興紅茶」和產自湖北宜昌的「宜紅」,經常被混稱叫為「宜紅」。 兩岸交流,宜興紫砂搶頭香,在台風靡藏家。宜興紅茶在台灣知名度不高,有待尋訪知味。 二○○○年初訪宜興丁山時,本是採訪紫砂原礦基地,造訪製壼高手時,探問宜興壼在台灣配烏龍茶的發茶性,但對方卻說,有比烏龍茶更「厲害」的茶用來配宜興壼。 一方水養一方人 「厲害」是形容,其實是一方水養一方人,當地的「紅茶」用當地的紫砂壼本就速配,只是外地來者,著迷宜興壼,而忽略了宜興紅茶的秀麗面貌。 宜興紅茶有野山茶和園地茶,製作方法有手工採和機採,按等級論價,其製法有何差異?真如紫砂壼的得天獨厚? 許多探討茶的來源,常引用歷史名詩詞: 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新茶〉:天子須嘗陽羡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明‧許次紓〈茶疏〉稱:江南之茶,唐人首稱陽羨,宋人最重建州,今之貢茶,兩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 清〈重刊宜興縣舊制〉:宜興貢荐新茶六十斤,金字末一百斤,芽茶四百一十斤。 自古陽羡茶出名,屬綠茶類;然而,陽羨紅茶同時在優質自然丘陵區,平均年日照適中,空氣溼度大,雨量充足,適合茶鄉生長。該地茶樹屬宜興群體種,係灌木、中葉類、中生種,經萎凋、揉捻、發酵、烘焙製成。 宜興紅茶條索緊實細苗秀,色澤烏潤,葉底鮮嫩紅勻,全發酵的湯色紅潤透明,在當地的分類慣用茶形,分為葉茶、碎茶、片茶、末茶。 近年來,紅茶興起熱潮,原來宜興紅茶也有級數分類,但常常又以製茶者制定名稱,其中的金嫩芽小葉金毫,走向消費取向的製作方法。宜興紅茶目前生產強調無公害與有機,取得有消費者的主流意識認同。 由歷史名茶到無公害,由條索緊細苗秀到金毫畢露,外型的轉換,常令初入門者以貌取茶,但茶樹栽種之地有其土壤特質,凡能品出「山頭氣」者,則已是「老饕級」的茶友了。 壺與茶相得益彰 品宜興紅茶,再配上當地出產的紫砂壼,當能令其發茶性更臻奇妙。用一把水平標準紫砂罐來泡,這把壼原是宜興紫砂廠所製,外觀樸實敦厚,用來泡焙火茶,可去焙火之味,湯圓滑口,然,改用宜紅之後,品飲之際,茶湯明亮,喉韻飽口,回韻十足。 有此韻轉,改觀了宜興壺只宜半發酵茶的觀點,利用紫砂壼特有之雙球性結構,對茶單寧轉換的先天優勢,而來自同地山頭產出的紅茶味,頓時有了加分。 宜興紅茶以條索狀製成,泡飲時的置茶量若以眼觀,端在所用壺器底部直徑為度,入茶鋪底後應再加一層,可增茶湯之甘醇後味。 品茶用水,若無法汲泉,那麼家中自來水過濾就可適用,惟使用壺器的專用性要講究。 用了宜興壺器泡飲紅茶,發酵味厚重和壼器有了親密接觸,就不宜再泡飲輕發酵高山茶。 宜興紅茶,久違了!十年前在當地的邂逅,留在味蕾的甘香活醇,正如養壺般光澤如玉,暖在心頭。 前一篇文章 人間菩薩何處尋 下一篇文章 人間隨喜--一張古中原人的臉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如是說2025.07.02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浮世畫框】曼陀羅花雨《心經》【遇見荷】夏天在河岸唱歌【詩】當我來到杜伊諾【十步芳草】直到長出青苔 【詩】覺有情【詩】 告別了 ──詩人鄭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