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颱風又來了!面對台灣天災頻繁,造成損失慘重,內政部長李鴻源建議引進國外天災保險的觀念,未來政府針對重大公共工程與建設投保,一旦因天災造成損害,一定額度由保險公司負擔賠償。他說,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已請他提出保單規畫,再進行實質討論。
李鴻源日前訪問英、德,進行氣候變遷與防災議題的學術交流,分享台灣的防災經驗,也帶回國外的寶貴經驗。他指出,從民國九十年至今,各項重建預算總計已逾四千五百億元,他擔任工程會主委時就已構思重大公共工程投保,總不能來個災害,政府就編特別預算,這會擠壓其他正常預算。
李鴻源指出,相關投保以交通基礎建設為主,可以機場、捷運、國道、鐵路為優先,水庫等重大建設也可以列入考量。他說,每年約花數十億元對重大公共建設投保,對國家是有用的,可以得到該有的保障,政府也不需要再為災害編列特別預算。
李鴻源說,日前由行政院災防辦公室召集相關部會聽取簡報,已有初步構想,並向毛治國報告過,等費率精算出來後,就會向行政院報告;相關保單規畫已移交給災防會處理,未來可能將保費編進總預算。
在李鴻源要求下,產險公會代表月初赴內政部簡報。產險公會指出,目前業者已推出「土木工程完工保險」,投保的已完工公共工程,若因天災受損需要修繕,即可由保險理賠支應。但公會也指出,若政府要投保這類保險,要事先編列保費預算;且是「全國」公共工程都保,或是只保「重大」工程,如機場、高速公路等,都還在研議中,還未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