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河南省洛陽市的王曉民愛好集報,住家的老瓦房大門兩側,則貼著紅底黑字書寫的毛筆字「洛陽牡丹藏報館」。他二十六年來靠著打工賺錢購買報紙,共蒐集六千餘種古今中外的報紙,多達六萬餘份。
王曉民出身貧困,在家中排行老么。青少年時期熱愛文學與寫作,每次參加校內舉辦的作文比賽,幾乎都得第一名。一九八○年,王曉民考取大學,以三分之差無緣進入夢想學校,加上後來父母相繼離世的打擊,他決定遠赴外地打工。
「報刊替我帶來心靈慰藉。」王曉民利用打工微薄收入,訂閱《中國報刊報》(現名《中國新聞出版報》)、《科普田園》、《青年導報》和《祝你成才》等報刊,他在《集報愛好者》刊物得知有很多集報的愛好者,於是開始寫信與同好交流、互換珍藏的報紙,從此踏上集報旅程。
為蒐集全國各地更多的報紙,王曉民經常到各地打工,也透過網路結識數百位各地同好,彼此交換、購買,並收藏三十多個國家、一百多種外國報紙。
此外,他還收藏奇特報紙三百餘份,包括世界上最小的報紙《達人秀畫報》,看的時候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阜新日報》出的「夢幻葛根蘇木」號外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報紙,全長十二點四公尺,寬零點五四公尺,採用無縫印刷技術三十二連版彩印。
附近村民經常到王曉民家裡看報,學習健康知識,或是種植蔬菜技術等。他更夢想成立洛陽市首家報紙博物館,與大眾分享珍藏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