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會中星雲大師(前左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右二)、高希均教授'(左)暢談夢想。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昨日在高雄佛光山大覺堂舉行,座無虛席。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郭書宏、郭士榛、王叡嫻大樹報導】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由天下文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國際佛光會共同舉辦,吸引全台北、中、南逾兩千位民眾參加,會中星雲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高希均教授進行對談,分享自身對夢想、生死及欲望的觀念與想法,鼓勵社會大眾以夢想為力量,用華人的軟實力站上國際舞台。
昨天活動最後的論壇,由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主持。主持人提及星雲大師致贈莫言一幅「莫言說盡」的一筆字墨寶,大師說,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說法三百餘回,但佛卻說他未說一字,正說明真理說了等於不說,說盡即無盡。
莫言笑稱,一開始他認為大師指他已將該說的話講完了,但回頭細想後,感覺這個「盡」字,不是一種說盡之意,說盡,反而是無盡之意,表示還要寫更多、說更多,就是無窮無盡的意思。莫言表示,拿到大師贈的讚揚,感覺要繼續好好學習說話,要多說有意義的話,少說無意義的話,「待我的房子修繕好,一定將星雲大師的一筆字裱好掛起來,作為座右銘。」
針對莫言提問「世間為何有好人、壞人?」大師回應,這是個「一半一半」的世界,白天黑夜、好人壞人、男人女人,都是「一半一半」,何況沒有黑暗哪有光明、沒有罪惡哪有善美、因有壞人才有好人,「人們當做的,就是將自己從壞的一半變成好的,當美好、善良的一半增加了,壞的那一面就好了;尤其做好人者切莫灰心,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果絲毫不爽,只爭來早與來遲。」
莫言引用爺爺奶奶為他講述的故事,深入淺出表達哲理。他說一九六○年代村莊淹水,人民逃難,地主揹大包黃金、長工揹大袋窩窩頭爬上樹求生,結果地主空擁黃金餓死,長工既飽足也賺到地主的黃金。他指出,若老長工在日後的水患未記取老地主的故事,自己最後也會成了被餓死的人。莫言勸說人類應該有所體悟、記取教訓,才能免於被淘汰。
同樣擅長說故事以弘法的星雲大師,說了「天堂、地獄圍牆」的寓言。大師說,據說天堂、地獄只隔一道牆,一天颱風把這道牆吹倒了,天堂的上帝與地獄的閻羅王研議各派三位銀行家、建築師、律師來協助修繕。幾天後,天堂卻久久派不出代表,只見上帝抱歉對閻王說:「不是我不派代表,因銀行家專門剝削人的錢財、建築師偷工減料、律師是專門挑撥離間,他們是不會上天堂的。」大師說,但佛教裡的建築師、律師、銀行家有因果觀念、行三好,只會生在天堂。
回應好人行善的議題,高希均說,到底是什麼特質讓人長壽、健康?美國研究發現,當義工的人最健康,壽命最長,主要是有耐心花時間幫助別人,「像星雲大師創建的佛陀紀念館不收門票,滴水坊吃飯也不用付錢,還能維持的主因,就是背後有許多功德主支撐。」
在分析年輕世代現象時,高希均說,許多年輕人不敢做夢、沒有夢,總是怪父母沒教好、怪學校沒教好、怪政府沒幫他們找事情做,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他勉勵年輕人要敢做夢、敢冒險、敢負責,將小格局變成大格局,訓練出像西方世界的獨立性格,走出去創天下,進而站在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