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上海WTO(世界貿易組織)事務諮詢中心總裁、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表示,上海自貿區預定二十九日掛牌,將大幅放寬外資銀行准入。匯豐、渣打、東亞有可能成為首批進駐的外銀。
他說,外資銀行進入大陸市場有很多限制,如開分行的限制、業務範圍、資本金的限制等,未來這些要求在上海自貿區內都會放寬。
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被許多人認為將與當年鄧小平創立深圳經濟特區一樣意義重大,不過消息人士指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著重於制度的改革創新,外界關注企業可享的稅收優惠,並非上海自貿區發展重點。
《每日經濟新聞》十二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上海自貿區不會給企業太多租稅優惠,而是以制度創新為主。消息稱,目前正研究制定自貿區內獎勵投資的產業目錄,凡名列目錄內企業,所得稅按百分之十五的優惠稅率徵收;其他企業稅率則是百分之二十五。
報導說,新加坡和香港的企業所得稅率都為百分之十六點五,而上海自貿區內,除獎勵產業有百分之十五稅率優惠外,其他企業與區外一樣,都為二十五,高於星、港。
知情人士稱,上海自貿區實施細則已近完成,將於十月一日公布,名列獎勵投資的產業,包括現代服務業、境外貿易、境外金融等。另外,自貿區將減免進口稅,將有利於加工貿易企業。報導說,進口產品須繳納進口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依產品不同有不同稅率,而在自貿區內註冊的企業,如果進口產品是終端消費品,將免除這三稅。
而最讓人關注的還是金融業開放尺度。這名人士說,目前來看利率市場化難度較小。至於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程度,他認為可能先採穩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