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國外交傳捷報!叩關近五年,我國獲邀以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主席「特邀貴賓」身分,出席九月二十四日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三年一度的ICAO大會,這是我國喪失聯合國席次之後,首度獲邀出席,有助我國民航與國際接軌,強化飛航安全。
民航局長沈啟二十二日將以「中華台北」名義率團與會。外交部次長史亞平表示,我國自從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所有聯合國旗下組織參與資格隨之喪失,這是繼取得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身分之後,四十二年來第二度得以叩關聯合國旗下組織大會。
ICAO現有一九一個會員國,台北飛航情報區涵蓋面積達十八萬平方公里,每年服務超過四千萬旅客,是東亞重要航空樞紐,卻被摒除國際民航體系之外,美國總統歐巴馬、歐盟議員都簽署法案支持台灣加入ICAO。
沈啟說,這次ICAO以「特邀貴賓」邀請我國出席,「是很有創意的做法」。台灣本爭取以「觀察員」身分與會,但ICAO章程規定,觀察員須是「非締約國」或「國際組織」,部分會員國對台灣是否為國家有歧見,不過絕大多數都認同,台北飛航情報區在國際航空的重要性,國際天空不應出現這一塊大洞,因此達成共識讓台灣以「特邀貴賓」參與,填補飛安缺口。
不過,「貴賓」身分仍與我方期待有落差。史亞平解釋,特邀貴賓和觀察員都不能發言,權益差距不大,我國爭取的是「實質、專業、有意義」參與,有助我方在航空保安、航管服務及飛航標準取得第一手資訊,與會期間還能和各國民航主管交流,貢獻台灣民航經驗。
沈啟說,ICAO除了三年一度大會,各年度也有區域型技術會議,台灣獲邀參與大會,「後續參與區域型會議(的機會)較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