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撩亂的筆跡透露了她們的焦灼,每一筆畫的歧出、迤邐,都呈顯著個人心情的波動起伏。在考場上,她們努力的將記誦術發揮到了極致,努力的回應著四個考題的要求,唯考題內所要尋索的詩歌美學流變,以及時代與生命的聲音,將會在她們的筆下,呈現出怎樣的感受?歷史繁華褪色後的蜃影,詩人們列隊而逝,從曹操、曹植、王粲、阮籍、陸機、潘岳、左思、劉琨、陶潛、謝靈運、謝眺、沈約等等,在歲月不居,萬物如旅的時間長河中,以詩,形成了一個壯麗宏闊的世界。然而當這世界縮小在考卷之上,那些詩和詩人都被困死在某些標準答案裡,並在有限的字數中,展現不出那些遠逝時代的星辰光影,那些悲歌慷慨下的離亂人生。
而詩歌的美,風華流麗,如一泓雲河星影,千年燦爛生輝,熒熒照著這人世間的一切悲喜歲月。因此,不論是英俊沉下僚,或當世貴不羈,都存在著生命的一種掙扎,在時間遞換之間,充滿了感興的抒發,無常的遺憾。而時間不斷流逝,學生不論理解不理解詩歌的內涵,在時限內,她們都必須把寫完或未寫完的考卷交上來。然後等待成績,以決定她們的名次。或許,許多年後她們突然的一個回首,想到昔夙夜裡苦背的詩,最後卻變成了沒有意義的分數,是不是會狂然大笑?
時光不斷飛馳過去,那些坐著馬車降到凡世的謫仙人都一一消失於光流之中。只有詩,仍然熠熠光華,照亮了許多讀書人的夢,在千古長夜裡,遙遠的映照出了美與真,或映照出了人世某些操守、信念和愛。唯學生未必了解這些,在兩小時的考場上,在與時競爭的書寫下,只有拚切最後的努力,完成所有問題的答案,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循著時鐘的滴答,繞完最後一圈巡視,剛好抵達下午四點。考試時間結束,古詩探險的路程也跟著結束,所有的筆桿都從手中放下來。我看了學生的臉,彷如經過一場歷險後的考驗,緊張心情因鬆懈而露出歡愉的笑容。當考卷被一張一張收回來,考場上開始喧鬧,笑談聲相互碰撞,散開,然後隨著學生離開考場而留下了一室的寂靜。
窗外,陽光明亮的將遠山迤向更遠的遠方。翠綠如帶,入眼清澈,靜靜的把這小鎮圍成了一幅圖畫。我在圖畫中,和詩,在日子中逐漸遠行,慢慢的,走向了一路人煙荒蕪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