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業者蔡享潤開發多項宗教文創商品,包括發財金筆記本、平安符書籤、縮小版令旗香火袋,相當新奇。圖/黃福其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民政局昨天舉辦「精緻祭拜文化論壇」,現場有專家解說各種平安符、展示「台灣style平安符」、佛光山平安袋等宗教文創商品,相當趣味。有文創業者表示,信仰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文創品加入KUSO元素,更親切。
「宗教也要與時俱進;信仰也可轉化成文化美學。」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說,傳統祭拜文化隨時代演進得更精緻,更易引導風氣、教化人心,因此,在論壇邀專家解說平安符、演變歷程及文創商品,與各寺廟、團體交流。
淡水行忠宮住持葉雲清展示行忠宮、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等多座寺廟平安符,以及艋舺龍山寺的平安項鍊、佛光山平安袋等,並表示,平安符型式已多元轉化,但只要法師修持足夠、信眾虔誠,就能保平安。
葉雲清說,目前部分平安符雖採印刷,但只要蓋上廟的大印,一樣有效;製成項鍊、平安袋或卡片,到廟裡香爐過香,也能保平安。
來自雲林縣北港鎮的文創業者蔡享潤,依北港朝天宮媽祖的靈感,開發出箸足筷子、媽祖木片祈福卡、虎爺糕、報馬仔公仔、小令旗香火吊飾等文創商品,其中,箸足筷子、香火袋茶葉包今年獲經濟部評選為「OTOP地方特色產品」,並取得專利或商標權,他都捐給朝天宮。
蔡享潤展示多項宗教文創商品,包括:發財金筆記本、平安符書籤、縮小版令旗香火袋、神明轎班服香火袋等,都相當新奇;其中,平安符書籤還有「樂透必中」、「正妹倒追」等不同妙用,令人莞爾。
他說,寺廟常展現宗教文化的義涵及藝術美感,是一種美學;信仰也是一種反映常民生活方式與態度的文化,當然可以成為美學,偶爾加入KUSO元素,更具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