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賣雞攤商,每天剁雞罹患腕隧道症,右手魚際肌明顯萎縮。圖/醫師王俊堯提供
【本報台中訊】五十四歲市場賣雞的女攤商五年來每天至少剁五十隻雞、反覆手腕動作約四千下,到了中元節等大節日,一天剁一百五十隻,加上工作檯太低,剁出職業傷害,經接受復健、升高工作檯,部分剁雞交由丈夫處理,症狀獲緩解。
澄清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王俊堯說,這名女病患診斷為職業性腕隧道症候群,這是手腕累積性傷害病變,嚴重可能導致手部肌萎縮或功能減損,治療方式除了持續復健,也應調整工作內容,並戴護具,避免手腕過度活動,並適當休息、定時活動筋骨。
整型外科醫師李世一說,腕隧道症好發於重複手腕動作者,如打電腦員、機械技工、木匠及家庭主婦等,症狀會因工作量增加而加劇,初期前三指出現麻木、疼痛,症狀在夜間加劇,後期出現感覺喪失、肌肉萎縮,建議避開高溫或尖銳物品,以免受傷而不自知,建議民眾若前三指出現痠麻痛,尤以夜間特別明顯,應速就醫。
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李世一說明,腕隧道位於手腕處,是由骨頭、韌帶所圍起來、像隧道般的構造,其中有一條正中神經通過,負責支配手部前三指,包括拇指、食指、中指以及部分無名指的感覺和肌肉,一旦腕隧道變窄,壓迫神經,手掌、前三指出現麻痺、無力,甚至肌肉萎縮,即為腕隧道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