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爆發順丁烯二酸製成毒澱粉事件後,官方修訂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今年底前,達一定規模的食品業者,將強制登錄食品的複方成分添加物。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確實有業者反應新法執行有困難,特別是食品中添加的香料,用量小、但成分複雜,且可能涉及業者的商業機密,食品藥物管理署會多了解業者意見。
「依照已公布施行的新法,今年年底前,食品中的食品添加物,不能只依照功能標示乳化劑、起雲劑,應該把其中的成分一一標示出來。」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長蔡淑貞指出,香料用量少、不影響最終食品的化學性,日本、美國、歐盟等地僅規定,從植物萃取的香料只要標示為「天然香料」,從化學品調出來的則標示「人工香料」。
「配方是食品產業的命脈,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機密公開。」身為台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泰山董事長詹岳霖強調,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至今不公布使用的香料配方,業者不可能因應台灣標示規定公布配方,而且口香糖的香料也有同樣問題,因此擔心國外食品大廠寧可放棄台灣市場,台灣未來恐怕買不到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