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綠營五縣市首長昨天召開記者會,要求中央繼續編列六年六百億元治水預算,並且歡迎馬總統南下進行「治水成效之旅」,支持繼續編列預算。
至於之前八百億元治水經費被指在大雨中「滅頂」,首長表示成效民眾都看得到,中央不必「口水」。
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苦民所苦」,而每次風雨過後,災區百姓房地、作物受損,有人流離失所,有人欲哭無淚。
災後重建、家園善後,在在急需政府提出短中長期措施因應。
但問題還未解決,藍綠政治人物已吵成一團,各說各話,折損對手,壯己聲勢,災區民眾苦笑著說「未被洪水淹沒,先被口水淹死」。
受災民眾感嘆,牆上淹水漬未去,田園還一片荒廢,恢復原狀有待時日,實在沒有心情聽政治人物吵吵鬧鬧噴口水。
民政黨執政八年,編列八百億元治水,執行已近尾聲,而每次颱風、豪雨都釀大小災害,顯見花大錢並無實效。理應深入檢討,找出問題所在,以便亡羊補牢,不再重蹈覆轍。
檢討應理性、專業,針對事實,找出解決方法。比如治水無效,主要是事權不統一,一條河川,屬不相同地區,不同管轄,左岸右岸、溪頭溪尾,甚至一條河上中下游都屬不同單位管轄,卻不協調聯繫,經常呈現一條河左岸有堤防,右岸有缺口,中段已整修,上游、下游仍荒廢,這樣洪水一來,怎不淹大水?
關鍵問題如不解決,治水經費一定付諸流水。但長久以來一直如此,即使有人提起,擾嚷一陣又歸原來。
到底是法規出了問題,還是制度上有缺失,或是本位主義作祟,還是公務人員怠惰,應痛加檢討,否則編再多的預算,也於事無補!
煮字(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