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寧波遊 學蔣公觀溪魚

文與圖/唐音 |2013.08.31
2553觀看次
字級
雨後的雪竇寺,寧靜出塵。圖/唐音
雪竇寺新建的彌勒大佛,在雨後慢慢現形。圖/唐音
寧波古樸的南溏老街。圖/唐音
蔣氏故居一角,依舊保存完整。圖/唐音
天童寺前與親人合影。圖/唐音
蔣氏故居門前的剡溪比想像中寬闊。圖/唐音
東錢湖旁的美景度假村。圖/唐音
南宋石刻公園陳列的雕刻作品。圖/唐音
小普陀霞嶼寺。圖/唐音

已在美國長住的我,今年六月,首度偕家姐前往中國寧波尋親。順便也旅遊了寧波附近的景點,還親眼看到了前總統蔣公當年看著魚兒逆流而上的小溪,經驗十分難得。

寧波風景秀麗,有許多受到重點文化保護的古蹟景點。承蒙寧波大學周航教授安排,加上堂弟海倫是當地旅遊局長,特別陪我參觀各「必遊之地」景點。

煙雨濛濛中 親近大佛

其中天童寺曾留有姑姑的兒時記憶。有一次姑姑和阿娘去進香,惹毛了寺裡的和尚,被追著打,記憶十分深刻。三江口、老外灘、寧波博物館裡,則有助了解寧波的歷史變遷,也終於明白因為寧波位在四明山腳下,所以台北寧波同鄉會的墓園才會取名「四明」。

星期五的行程是雪竇山、雪竇寺、妙高台及奉化溪口的蔣氏故居,好幾處都是歷史課本中學過的。當天,雨點時大時小,卻一點也不影響遊興。 山上煙雨濛濛,雪竇寺新建大佛近在咫尺,卻被雲霧遮掩得若有似無。

沒想到十幾分鐘後,雲開見日,大佛清晰可見,過了幾分鐘雲霧又遮去大佛,真是奇特的經驗。只能說我們有佛緣,得以近觀大佛像。

雪竇山上的妙高台,是位於高峰上的平台,三面峭壁,松林高聳,竹林飄逸,風景優美猶如仙境。

蔣氏故居前 觀魚戲水

中午一頓豐盛的寧波佳餚,其中一碟小魚,據說就是撈自蔣氏故居前的小溪。記得小時候,小學課本裡提及,蔣公幼時看到家門前溪中的魚努力向上游,領悟了連魚兒都知道要向上,更何況是人,因而更加努力。下午前往蔣氏故居,首先要看的就是蔣府門前的小溪。我們好奇的臨著「小溪」,發現這條名為「剡溪」的溪其實很寬,溪邊有許多人在釣魚。

蔣氏故居保存得很完善,從蔣公出生的清廬──玉泰鹽鋪,到豐鎬房,陳列了許多蔣家的古物。豐鎬房後門,是經國先生母親毛福梅女士在日軍轟炸時罹難處,如今在經國先生居住的小洋房裡,有一塊「以血洗血」的碑,便講述了這一段歷史。

有趣的是,所謂小洋房,是指用「洋」灰蓋的「小」房子,所以其實是一間水泥房,據說經國先生及方良女士以前住過這裡。另外,文昌閣、武嶺中學都是蔣氏故居區的一部分。溪口鎮的街上四處都是賣千層餅的店鋪,用特別的爐子烤著,我們也買了些來品嘗。

東錢湖賞景 啖農家菜

遊完了溪口,下一站就是落腳東錢湖了。堂弟海倫為我及姐姐訂了一間湖畔別墅,窗外成片的花海襯著湖光山色,美到筆墨無法形容!

晚餐時,堂弟說是「農家菜」,結果卻是帶我們到一處非常摩登現代的餐廳叫「山水一家」,怎麼看也看不出是「農家」。原來,「農家」的意思,是指所有的蔬菜都是對面農家新鮮供應的,不是外面買來的,我有些老土哩!餐的重點是錢湖四寶──錢湖河蝦(白灼蝦),青魚划水(紅燒魚尾),錢湖之吻(螺絲),浪裡白條(清蒸朋魚),都是鮮美無比。

南宋石刻園 重溫歷史

星期六一早遊覽東錢湖風光,東錢湖有西湖的四倍大,湖畔有許多景點,如高爾夫球場、遊艇碼頭、單車道等等,限於時間,沒辦法細細品味。其中南宋石刻公園是個大驚喜。 這些石刻是陸續在樹林、田間發現的,經過研究,採用開放性的陳列方式以保存石刻的完整性。

原來,南宋有四個宰相是寧波人,其中三個姓史,史家在宋代是鄞縣顯赫的家族,有「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之說。石刻是以齊國公史漸的墓道為主,兩旁列有一對文官、武官、立馬、蹲虎、跪羊,來代表忠、勇、義、節、孝,藉以呈現南宋時的人文歷史。

園區還有個「三字經廣場」,原來《三字經》的作者王應麟也是寧波人,另外介紹了樓璕的〈耕織圖〉, 是最早的標準織布耕作程序,由此可知,SOP的始祖也是寧波人!廣場附近還有可以泡茶聊天的好地方,但因為之後還要去小普陀,只好留著下次再來了。

啟建小普陀 源於盡孝

小普陀是宰相史浩為孝順母親所建。史母篤信佛教,希望可去普陀山進香,但年邁又失明,史宰相不忍母親長途過海勞累,特地興建小普陀,在湖中漂泊幾日,謊稱到了南海普陀山,以了母親心願。

下午的行程是參觀寧波幫博物館和寧波大學。在寧波幫博物館中,看到寧波同鄉對社會的貢獻和對家鄉的回饋,也讓我更以寧波人為榮。

寧波大學雖然創校只有二十幾年,但已經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名氣,姐姐答應日後一定會回饋鄉里,幫助設計商學院的課程、安排講座,以及提供學生實習機會。這次的旅程像是一直在拆禮物,真是一包比一包更驚喜!寧波, 我還會再回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