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公布「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總計匡列四十二億元預算,其中多達三十五億元是既有政策「舊瓶裝新水」,新增經費僅六億左右。包括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樂活運動站、興建泳池、補助學生參觀運動賽事、教學卓越獎及校長卓越領導獎,都列為美感教育推動目。教師團體質疑,撕掉舊標籤再重新貼標籤,就算新政策嗎?
美感教育五年計畫包括八十一項子計畫,其中有五十三項是現有政策。包括補助大專生出國參加競賽、補助樂齡教育活動、原住民教育、國際學術教育交流、兩岸及港澳交流活動等,都已行之多年,新增項目只有二十八項。
雖然計畫中每年新編四百五十萬元推動藝文團體到中小學展演,但一年僅三十場次,對照全國近四千所中小學,終究是杯水車薪。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吳忠泰批評,教育部推美感教育,把現有政策重新貼標籤,就當新政策,作法很可議。並批評興建泳池也算美感教育,「要鼓勵水上芭蕾嗎?」
師資藝教司綜合企畫科科長徐振邦說明,未來新建泳池必須融入美感設計,希望在運動的同時也能體驗美感。
北藝術大學講座教授、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朱宗慶表示,美感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多體驗,否則就是空談。每年只補助三十場藝文團體到學校演出,「非常少,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