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好照片的祕密 文/可莉‧迪蘭(Corry DeLaan |2013.08.24 語音朗讀 17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視線導引是重要的構圖元素,例如道路、軌跡、小徑、樹枝、河流等元素,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或以對角線,進入並穿越照片。 主題如果位於左邊線附近,照片其餘部分的構圖就很簡單,只要導引某個物體至右下方,例如一條道路或一條向下傾斜的稜線等,而且別讓它比主題明顯,否則眼睛就會在兩個重點間來回移動,不知道該於何處停止。換句話說,攝影者必須清楚呈現何者是主題,明白表示拍照的目的就是因為它。這種區別重要和不重要的能力,在此扮演了不容忽視的角色。 狗兒的背部線條形成漂亮的對角線,幾乎與沙岸線條平行。 利用主題形成框線 如果想使用主題中的元素,像是用葉子或漂亮的磚牆來形成框線,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框線本身也必須吸引人,但卻不能比主題搶眼,以免因此被轉移了焦點。在照片中,框線的功用應該是導引至主題,甚至強調主題,以便能真正發揮其功能。想要這麼做的話,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可達成:如果是逆光攝影,可讓框線形成側影;要是距離夠近,也能利用輕微的強制閃光,讓框線更有架構。 另外一個方式是,使用包圍曝光,之後再將每張單獨的照片組合起來。如想要形成框線,也可使框線元素完全模糊,例如用望遠鏡頭拍攝一朵花的時候,便可使周圍的其他花朵和葉子完全模糊,並形成迷人的彩色斑點。 拍照小幫手: 拍攝移動的物體,例如汽車或奔跑的動物,攝影者如能待在物體的前方即是最佳拍攝位置,從物體的移動空間來跟著一同移動,於拍攝上可保留較大的空間。小橋邊緣的線條導引至照片中央的小屋,光線也強化了置中的效果。 拍照小幫手: 拍攝移動的物體,例如汽車或奔跑的動物,攝影者如能待在物體的前方即是最佳拍攝位置,從物體的移動空間來跟著一同移動,於拍攝上可保留較大的空間。移動的物體,例如照片中的馬匹,需要在畫面中保留向前走的空間。 拍照小幫手: 通常我們習慣由左至右閱讀和書寫文字,這應該是我們觀賞照片時,眼睛也會由左至右看的原因。因此,在為照片構圖時,最好也設法讓眼睛能夠隨著本性,由左至右瀏覽。雖是同一張照片(右圖為水平翻轉的鏡像),但左圖看起來比右圖順眼。 拍照小幫手: 通常我們習慣由左至右閱讀和書寫文字,這應該是我們觀賞照片時,眼睛也會由左至右看的原因。因此,在為照片構圖時,最好也設法讓眼睛能夠隨著本性,由左至右瀏覽。雖是同一張照片(右圖為水平翻轉的鏡像),但左圖看起來比右圖順眼。 前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攝影技巧 晨昏 美景 ──七股Z型蚵架夕彩 熱門新聞 01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2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3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4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5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07川普警告哈瑪斯 堅持掌權將被消滅2025.10.0708【詩】 秋水渡2025.10.0709光復鄉重災區4校 今全面復課2025.10.0710【民俗資產】 新豐池和宮:紅毛港邊的瑰寶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美學】生物形態論的藝術心象【影像筆記】荷塘變奏曲【時光映象】荷韻【光影哲思】一日一龜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