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縣八德市元聖宮昨天舉辦桃縣中元普度觀摩,現場一座不起眼的金爐,讓多家宮廟管理員感到驚訝,因為灰渣少、煙也少到幾乎看不見,忍不住問:「這台哪裡買的?」
原來這款「噴射環保金爐」是中科院研發的原型金爐,工程人員與環保單位合作,利用飛彈熱導引、瞬間燃燒產生一千度超高溫的原理,達到金爐前所未有的環保要求;高科技讓金爐脫胎換骨,宮廟管理員不禁睜大眼,看了好幾遍。
「看不到什麼煙ㄟ!」、「還可以發電喔!」八德市長何正森先前到過中科院參觀這座金爐,他說,真的很神奇,沒想到飛彈技術也能用在金爐燒紙方面,如果加上熱電模組和儲電功能,廟裡的光明燈和一些耗電量少的照明設備,還可以靠金爐供電,一舉數得。
環保局和八德市公所合作,昨天在元聖宮舉辦中元普度觀摩,邀請全縣二百七十三家立案宮廟參加,現場除了宣導少燒金紙,也安排中科院研發的噴射環保金爐擺在現場,強調少煙少渣的功能。
八德市清潔隊長劉允治說,通常家用金爐只有約一百五十度的熱效能,宮廟沒改良的爐也不過二百、三百度。中科院這座金爐用的金屬材料比一般爐厚,應用熱導引、瞬間燃燒等科學技術後,可產生一千度超高溫的環境,煙確實比傳統金爐少很多,灰渣也只有傳統金爐的十分之一。何正森認為,政府應早日協助量產並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