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公布報告指出廣州是洪災風險最高的城市。圖為十六日尤特颱風侵襲廣州造成淹水,養雞場的雞群站上屋頂避難。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十九日公布一份報告,是關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港口城市遭遇洪災的預測,指出中國大陸廣州是洪災風險最高的城市。
人口快速增加、經濟成長、土地塌陷與氣候變化等因素相結合,可能會導致全球從現在到二○五○年之間,大型港口城市洪災風險增加超過九倍。
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洪災損失,二○○五年估計約為每年六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八百億元),到二○五○年可能會增加到五百二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兆五千六百億元)。
OECD針對全球一百三十六個人口超過一百萬人的沿海城市進行研究,列出因氣候變遷最可能受到洪水侵襲且傷亡慘重風險高的城市,前十名依次為中國廣州、美國邁阿密、美國紐約、美國紐奧良、印度孟買、日本名古屋、美國坦帕—聖彼得堡、美國波士頓、中國深圳和日本大阪—神戶。
沿海城市洪災風險最大的國家為美國和中國,主要原因為城市的高財富和低保護水準。二○○五年,美國三大城市邁阿密、紐約和紐奧良洪災造成的損失占一百三十六個城市的百分之三十一,加上廣州,則占百分之四十三。
就一個城市財富比的年度虧損來看洪災風險,排名前五名的是廣州、紐奧良、厄瓜多圭亞基爾、越南胡志明市和象牙海岸阿必尚。
報告還指出,港口城市洪災風險大幅增加,也可能出現在有位置弱點的國家。二○五○年洪災風險大幅增加的五個城市是埃及亞歷山大、哥倫比亞巴蘭基亞、義大利那不勒斯、日本札幌和多明尼加聖多明哥。
報告也估計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假設二○五○年海平面將平均上升零點二至零點四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