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糖的盡頭-- 讀向明的低調之歌

鴻鴻 |2013.08.20
1482觀看次
字級

年紀漸熟時,你希望別人如何看待你?德高望重備受尊敬?親切溫柔如沐春風?機車頑固死不悔改?還是你學到的其實是,不再在意別人的眼光?

向來有「詩壇儒者」之稱的向明,出身軍旅,早年靠寫作追求心靈自由。自修英語考取留美學電子科技,返國後在軍中任工程師,直到上校退役。年過八十之後,創作力越來越旺盛,也越來越出人意表。他的最新詩集《低調之歌》(二○一二‧釀出版)就是一個顛覆「儒雅」形象的大逆襲。全書恐怕只有書名「低調」,內容實在是尖銳得不得了。而「低調」其實也是一種語帶雙關的反諷──詩人願意和世上最低卑的生命站在一起,唱出「無力者」的曲調。

有低,就有高。高與低的分野,來自階級與社會結構造成的不平等。居高者占據了資源與權力,推動時代往利己的方向改變,低微者平白被剝削,卻不甘俯首稱臣。畢生處於極端講究位階的軍中,向明對此感受力特別敏銳,於是他寫老兵、寫老友、更寫「老」這個現象,出言不遜,酸辣不擋,讓人讀得過癮,忍不住大喊:「老得好!」

在這個幼稚化的年代,大家努力追求「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然而向明不但坦然接受年老,還歌頌年老。他以一篇痛快淋漓的〈老至吟〉聲稱,「老」有如無賴、神偷、精靈,即使大家努力用手術、運動、補品試圖返老還童,都無法阻擋。詩人反而提倡「視老如親,待它如忘年的友人」。這可不是故作瀟灑,詩人深明老的悲苦,在〈落塵〉這首詩中,還俏皮地自我調侃:

通透的肉眼老化成了玻璃水晶/遺憾從此不識繁華的過眼煙雲/咬合不再滿嘴鬆脆而係遍植的假牙/怕從此再難軟硬通吃了吧?

從前被欺哄說只有年輕時努力奮鬥,老來才有福可享。然而這資本主義神話的正向思考,卻可能是場騙局。詩人發現勞苦的盡頭,未必有甘泉迎接:

流水沒有盡頭,江湖只是過路/棒棒糖的盡頭肯定只剩一根光棒棒

然而他卻不因此而喪志,反而在認清萬事終歸徒勞之後,挺而為更弱勢者發聲。「吞下一大筐怨氣」後,竟回應以「吐出無數個響屁」,針對世上的眾多不公不義,率然揭竿。就像杜甫自己的茅屋被風吹破,還在念念要為天下寒士找庇蔭;向明以一首〈打房謠〉為無殼蝸牛抱屈,諷刺政府拿打房當口號,對豪富只如動根寒毛,而被都更迫遷的平民,卻仍無立身之地。

不平則鳴,反而帶給創作無窮活力,成了心靈的威而剛。他痛斥那些「鐵了心的、吃果子不拜樹頭的、只信權位的、製造仇恨的」:

就讓他們腐爛吧,他們腐爛掉/會給土地帶來肥沃/會給人間帶來收成

這詛咒好嚇人啊!背後卻是對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滿懷慈悲。他看見新世界的榮景,建立在舊社會的摧毀上:「諸多固有文化崩盤被打成無業/文創興許賺錢成為新興物業」。詩人有三種反應。一種是忍痛:「即使刺刀在肋骨間打洞/也不喊痛/只當誰在影子上刺青」。一種是靠信念支撐:「沒有月色/只要天花亂墜的幻想還在/沒有了棒棒糖/只要青青的甘蔗田還在」。而最後一種,則是怒吼反抗:「我不會給你們噴香水/偏要給你們潑硫酸」!

看似瘋言瘋語,向明卻無比清醒。詩集開卷的〈菩提讖〉,就有這麼透徹的自省:

真正慈悲不了的是

我們手無寸鐵

卻要去打傷一隻蚊子和其家小

而且要口念

阿彌陀經三千萬遍

年紀到了,才能這麼透徹地寫出人生的矛盾。不但痛罵世間的不公不義,也反省自己。向明不怕直言干犯眾怒,也不怕自剖惹人訕笑。這樣坦蕩的低調之歌,越唱越嘹亮,越唱越清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