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學教師,在學生的成績考核單上,寫下近六成的負面評語,讓學生身心受創,凸顯成績單評語對學生的重要性,也凸顯教師書寫評語要有技巧。
每位學生都有優缺點,一般教師總認為「壞孩子」只有缺點,不知該如何寫出「他的好」。
心理學有一種表達技巧稱之為「三明治溝通法」,亦即「褒貶褒」的表達方式。當學生有不佳的行為時,試著先說出他良好的行為,再針對不好的行為闡述,最後再統整出他的優點;如此不但讓學生家長接受,也能藉此把孩子的優點,加強表述,共造「雙贏」。
有一位學生,長期不交作業,不以為意,遇到不負責的老師,便含混摸魚;我與家長溝通的時候,會這麼說:「某某的個性天真活潑,不會和同學計較考試或作業成績,但有一個小小的缺點,作業有時忘記寫,老師相信,某某只要能按時交作業,會是個很棒的孩子。」
逐漸的,這名學生的缺交率愈來愈少,偏差行為也逐步改正。所以面對負面行為時,不妨利用三明治的溝通法來化解。
人人都喜歡聽好話,忠言逆耳,教師有責任將「忠言」,變成「不逆耳」,甚至成為孩子成功的「墊腳石」。
教師要觀察學生的長處,遇到可以表揚的時機要表揚,讓沒信心的孩子,因小善而激發大成就。
教師要心平氣和撰寫評語,研究指出,當人情緒失落時,不論表達或互動,都會讓人感受到不友善,寫評語時,容易投射負面字眼。
一句評語,有可能鼓勵孩子,也可能傷害孩子,端看教師如何營造的互動模式。
墨客(高雄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