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電價、高鐵、油氣價格、各風景區停車費,十月漲價潮來襲恐難避免!財經官員坦言,漲價潮不但會帶動第四季與明年物價上漲,更可能衝擊經濟成長率。
電價與國家風景區停車費已確定要在十月漲價,高鐵打算在十月調高票價,台鐵也有可能在年底前漲價,加上對油價會有助漲效應的新版油價公式即將上路、中油本月開始取消桶裝瓦斯緩漲,各項漲價措施集中在十月前後上路,不但市井小民擔心去年油電雙漲造成物價飛漲的夢魘再現,工商大老也忍不住問,不能分散實施漲價嗎?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說,今年景氣只比去年稍好一點,國內經濟並沒有明顯復甦,若政府非要在十月調漲電價,他建議分兩年、分階段調漲,降低對企業民生與物價的衝擊。
在台北市寧夏夜市經營小吃攤的林老闆說,去年油電雙漲讓他吃足苦頭,今年十月電價要漲,桶裝瓦斯也不再有緩漲機制,成本上揚壓力恐怕更勝去年。
經濟部與台電說,原本要在去年十二月實施的漲價方案延後到今年十月實施,當時考量的因素就是為了分散漲價潮,「但沒想到今年竟有那麼多領域的產品或服務選在十月漲價」。
主計總處研究顯示,十月電價調漲方案如期上路,將使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減少零點零二個百分點,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升零點零六個百分點,但官員坦言這只將電價調漲的變數加進去,若加上其他漲價,對未來半年到一年國內物價與經濟成長率的影響會加劇。
對此,學者有不同看法。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直言,公用費率調整將對整體物價帶來指標性影響,即使業者不必跟著漲這麼多,卻剛好順勢調價,這從去年的油電雙漲經驗就可看出,政府低估了這部份的衝擊。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則指出,調整電價已排除三百三十度以下的家庭用戶,約占六成五;小商家也不受影響,加上原有省電優惠的配套,不至於對物價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