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儘管動保團體反彈,農委會昨日重申,下周仍展開以米格魯(圖/取自網路)來做狂犬病毒感染力試驗。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表示,「不得不犧牲少數動物,來拯救大多數動物。」網友得知後痛斥「真是氣炸了」,留言塞爆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網站。許多網友嚴厲批評,呼籲農委會重新評估。
由於台灣狂犬病仍以鼬獾為主,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規畫由家畜衛生試驗所進行米格魯的動物實驗;實驗狗若發病,會安樂死,取腦組織檢驗。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表示,米格魯於動物實驗時,將故意讓染上狂犬病的鼬獾來咬,米格魯難逃被安樂死的命運。這個消息被張貼上臉書粉絲專頁,並發動網路串聯抗議,短短幾小時就有數千人加入,痛斥留言塞爆網站。
農委會表示,日前公布狂犬病基因序列,發現病毒已演化為「台東」、「雲林、台南、高雄」、「台中、南投」三大族群;因此這次的動物實驗是將把米格魯分為三群,注射不同病毒量,偵測米格魯對病毒的感受性。
義工倪京台表示,如果真要有實驗價值,需要更多的樣本數,就算實驗中的狗不被感染,也不代表病毒不會感染狗,就像人被感染也約有三成會發病一樣;農委會用十幾隻狗實驗,到底能證明什麼。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表示,網路抗議行動會持續進行,呼籲農委會邀集更多專家學者,重新評估實驗的必要性。
體型適中個性溫和 適合實驗
為何挑中米格魯?蔡向榮表示,米格魯體型適中、個性溫和,本就適合實驗;狗比貓更多人飼養,而嚙齒類鼠類防疫上不具重要性,因此動物實驗還是以狗為主。
家畜衛生試驗所將對外採購數十隻米格魯,預計下周就開始動物試驗,但目前詳細的實驗計畫仍未出爐;由於狂犬病潛伏期約一到三個月,農委會預估至少得等到十月才會有初步結果。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與台大獸醫教授葉力森質疑,狂犬病本來就會感染溫血動物,沒必要以狗試毒;農委會防檢局局長張淑賢表示,能體會動保團體的憂心,但為了解狂犬病,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張淑賢重申,相關試驗計畫會與專家研商,也一定依據實驗動物的原則進行,確保尊重生命;蔡向榮也說,雖然狂犬病毒可感染所有溫血動物,但不同病毒株的感染力還是有差別。
蔡向榮表示,實驗的目的主要希望瞭解多少病毒量就可以感染發病,作為後續防疫策略的參考。
部分專家質疑,動物實驗結果不能類推野外感染的情形,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表示,這次實驗主要是希望了解病毒株的傳染性,野生動物感染情形還是得依賴九月啟動的動物監測計畫。
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也確認,台中市和平區新增一例鼬獾染狂犬病,目前共有八十三例鼬獾及一例錢鼠染病,疫區涵蓋八縣市四十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