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世上有許多小孩從小就顯露才華,令人讚歎。宜蘭有位九歲男童曾翊豪,從小就流露愛心,四處做義工,有多次當義工蓋房子的經驗。他曾遠赴九二一災區的原住民部落和印尼海嘯災區,敲敲打打,幫弱勢者重建新屋。
曾翊豪長得精瘦結實,和多數九歲男孩一樣,活潑愛玩。三年多前,他才讀幼稚園大班,就跟著媽媽到專為弱勢者義務建屋的汗得學社,到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布農族卡社部落興建黏土木架屋。剛開始只是在旁玩土,幾天的耳濡目染下,他開始踩黏土、拌木屑,還會打雜、掃地。到最後媽媽要回宜蘭上班,翊豪竟不肯跟著離開,堅持要留下來蓋房子。
去年,媽媽再帶著翊豪遠赴德國一個月,為汗得學社翻修一棟百年老屋,翊豪的工作是舉起大鎚敲掉老屋的地磚。媽媽本來有意阻止,但老屋的男主人用德國的教育觀念勸她「先讓孩子試試」,翊豪立刻一鎚一鎚成功敲掉地磚,即使在大雪天裡敲出一身汗,也不喊累。
敲完地磚,翊豪又想開挖土機,他認真地跟著大人學;最後竟能獨力操控小型運土機(即俗稱的「山貓」),一車一車的運完廢土。上個月底,趁著翊豪有三周假期,又跟媽媽和紅十字會到印尼為海嘯災民建新屋,翊豪在亞齊省的災區部落,學著做木屋的榫頭和榫孔;每做好一個,他總會很興奮,開心的告訴大人:「我做得愈快,Chu阿姨和Tjin叔叔(印尼災民)的房子就能愈快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