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莘院長鄧世雄 獲天主教爵士殊榮

 |2013.08.15
4238觀看次
字級
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讓醫院走入社區,開辦遠距視訊看診。院內員工都說他是「熱血院長」,積極的態度感染了院內每個人。圖/高宛瑜

【本報新北訊】「別人不做的,我們撿來做!」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看到台灣邁向老化社會,將心力投注到台灣的長期照護系統。他成立失智老人基金會,在台北多處承辦老人養護中心、失智老人照顧園,規畫院內醫護人員走入社區服務。今年,他獲天主教台灣總主教洪山川提名天主教「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爵士」,將於十七日冊封。

「爵士」為天主教教宗頒賜教友的榮銜,鄧世雄將獲頒的「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爵士」勳銜,是教宗額我略十六世於一八三一年創設,頒授目的是肯定對教會及工作領域有傑出貢獻的教友,也激勵他人追求公義與真理。目前台灣地區獲爵士榮銜者約四十人。

六十五歲的鄧世雄是香港人,考上台大醫學院來台服務至今。很有想法的他以身作則,即使罹癌,動手術前一天,也掛著患者手環出席募款晚會,是員工眼中的「熱血院長」。

鄧世雄大學畢業後,和醫學院同學共同成立「康泰醫療基金會」,推廣衛教、急救、病童營隊,這個經驗成為他日後投身弱勢服務的養分。即使後來有機會到美國任教,他也選擇放棄,「還是想留在台灣。」

鄧世雄表示,失智老人當時在台灣人的認知裡非常陌生,家屬和機構都很難照顧。失智長者在許多兒女眼中,有如「燙手山芋」。

他在擔任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時,在台北市萬華區成立第一家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耕莘陸續承辦公辦民營的重殘中心、安養中心、老人公寓等,也推動居家照護、為獨居老人送餐等。他說,推動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時,非常多人反對,但「做就對了!」

「不是什麼事都要用金錢衡量」,鄧世雄表示,對人的關心、對生命的尊重,都是他認為除了專業培養外,必須具備的。已成「老人專家」的他說,「在老人領域服務,很開心!」看到員工樂在工作,他也感到欣慰。

鄧世雄引用已經辭世的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的話:「犧牲享受、享受犧牲」,自己也在品嘗箇中滋味。

十七日的爵士冊封,在北市聖母無染原罪主教座堂,除冊封鄧世雄之外,同時也會冊封鄭萊頤、王聖惠、李國強、柳俊星、陳建仁、黃金瑜、饒璋等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