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讓醫院走入社區,開辦遠距視訊看診。院內員工都說他是「熱血院長」,積極的態度感染了院內每個人。圖/高宛瑜
【本報新北訊】「別人不做的,我們撿來做!」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看到台灣邁向老化社會,將心力投注到台灣的長期照護系統。他成立失智老人基金會,在台北多處承辦老人養護中心、失智老人照顧園,規畫院內醫護人員走入社區服務。今年,他獲天主教台灣總主教洪山川提名天主教「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爵士」,將於十七日冊封。
「爵士」為天主教教宗頒賜教友的榮銜,鄧世雄將獲頒的「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爵士」勳銜,是教宗額我略十六世於一八三一年創設,頒授目的是肯定對教會及工作領域有傑出貢獻的教友,也激勵他人追求公義與真理。目前台灣地區獲爵士榮銜者約四十人。
六十五歲的鄧世雄是香港人,考上台大醫學院來台服務至今。很有想法的他以身作則,即使罹癌,動手術前一天,也掛著患者手環出席募款晚會,是員工眼中的「熱血院長」。
鄧世雄大學畢業後,和醫學院同學共同成立「康泰醫療基金會」,推廣衛教、急救、病童營隊,這個經驗成為他日後投身弱勢服務的養分。即使後來有機會到美國任教,他也選擇放棄,「還是想留在台灣。」
鄧世雄表示,失智老人當時在台灣人的認知裡非常陌生,家屬和機構都很難照顧。失智長者在許多兒女眼中,有如「燙手山芋」。
他在擔任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時,在台北市萬華區成立第一家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耕莘陸續承辦公辦民營的重殘中心、安養中心、老人公寓等,也推動居家照護、為獨居老人送餐等。他說,推動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時,非常多人反對,但「做就對了!」
「不是什麼事都要用金錢衡量」,鄧世雄表示,對人的關心、對生命的尊重,都是他認為除了專業培養外,必須具備的。已成「老人專家」的他說,「在老人領域服務,很開心!」看到員工樂在工作,他也感到欣慰。
鄧世雄引用已經辭世的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的話:「犧牲享受、享受犧牲」,自己也在品嘗箇中滋味。
十七日的爵士冊封,在北市聖母無染原罪主教座堂,除冊封鄧世雄之外,同時也會冊封鄭萊頤、王聖惠、李國強、柳俊星、陳建仁、黃金瑜、饒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