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二○一三年七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百分之二點七,與六月持平,並低於市場預期的百分之二點八;累計今年一至七月CPI為年增百分之二點四。七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則年減百分之二點三,已是連續第十七個月負成長。
由於市場大多預期七月CPI可能緊逼百分之三的通膨警戒線,外資美銀美林九日出具報告指出,C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顯示通貨膨脹壓力不大,為中國經濟帶來好消息。
中新網報導,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從環比數據看,七月份CPI環比上漲百分之零點一,價格水平總體變化不大。從分類數據看,食品價格環比持平,非食品價格略有上漲。余秋梅說,通膨數據守穩,顯示政府的「穩增長」政策奏效、中國經濟情勢穩定。
分析師則說,雖然PPI創下連續第十七個月負成長,顯示市場需求不足,但CPI價格穩定,再加上八日公布的七月進出口數據報喜,證明中國經濟不會大幅下滑。
美銀美林指出, 七月CPI低於市場預期,並與政府的調控目標百分之三點五差距甚遠,預計央行將不會降息,但當局將有機會進行小規模的財政刺激,避免貨幣緊縮問題、加強市場資金流動性。
據報導,余秋梅說從分類數據看,七月PPI環比下降百分之零點四,但降勢減緩,環比降幅自四月份以來第一次收窄,比六月縮小了零點三個百分點。
澳新銀行昨發表報告指出,PPI仍然為負,顯示終端需求仍然低迷,但CPI漸弱,顯示今年的通膨壓力可能已在六至七月到達高峰,未來兩個月,CPI或降至百分之二點五以下,趨勢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