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光能雙管齊下 發電成效再進化

羅智華  |2013.08.09
1563觀看次
字級
沈志隆帶領學生研發「風光發電之雙輸入市電併聯型電力轉換器」,讓風力與太陽能雙管齊下。圖/羅智華
目前太陽能或風力發電仍以單一能源輸入設計為主。圖/路透、法新社
目前太陽能或風力發電仍以單一能源輸入設計為主。圖/路透、法新社

為了讓感應器戴起來更輕巧,研究團隊表示,接下來也計畫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將感應器輕量化,希望能將重量從目前的80克降低到50公克,讓老人家方便使用。陳銘志說,團隊也希望能透過技術轉移給廠商來量產上市,他估計量產後,整套系統大約可用兩至三萬元的價格建構完成,藉此幫助高齡長輩獲得更安全的居家照護。

此外,考量老人可能會在浴室上廁所或洗澡時不慎跌倒,而身上當時又正好沒有配戴感應器,為此團隊亦研發出一套「影像偵測系統」,透過程式設計來判斷長輩的身體姿勢是否有發生異常現象,一旦透過影像偵測發現長輩有跌倒情況,就可進行緊急救援,為銀髮族的居家安全把關。

而透過技職教育的研發成果,除了能為日常生活帶來更安全的照護外,也有學者長期將心力挹注在綠色能源的開發與推廣上。像是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太陽能光電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沈志隆,就帶領學生投入研究,成功研發出「風光發電之雙輸入市電併聯型電力轉換器」,讓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可以「雙管齊下」,發揮截長補短的互補成效。

沈志隆表示,隨著地球暖化與能源枯竭危機,讓綠能發展日益受世界各國重視,台灣亦然。但綜觀國內外,綠能的應用仍大多著重在太陽能發電或風力發電的「單一能源輸入系統設計」,當風力不足或日照數不夠時,就容易陷入巧婦無米可炊的窘境。

為此,沈志隆和學生開始發想如何讓綠能的發電成效更上一層樓,在團隊集思廣益下,利用太陽能和風能有日夜溫差與季節變化的互補特性,研發出適用於太陽能與風力並聯發電的多輸入電力轉換器,並設計出一套雙輸入發電系統,當遇到陰天、雨天導致太陽光照不夠強時就可以運用風力發電來轉換,同理當風力不足時,就可切換太陽能發電,藉此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雙發電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