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案:孫思邈《大醫精誠》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在中醫臨床診治病人時,看盡人生百態,內心無限感慨,很多疾病若能及早調理體質,症狀就不會惡化;若能及早注重養生,疾病就不會發生,寫這個專欄,想告訴讀者養生法,糾正錯誤觀念,也答客問。
黃女士是大學助理教授,她主訴,眼眶鼻竇有時過敏,晚上睡覺會二個小時左右醒來,皮膚會過敏,出現哮喘聲,較常見於清晨或半夜醒來時,痰多,伴隨咳嗽,但不易咳出,講話前喉嚨常需清痰,偶覺胃痛、胃脹,常排氣,會心悸,忙碌緊張時,多半感覺喘不過氣來。
整日感到疲勞倦怠,不易入睡,近日多夢,入睡時間由一、兩點延到三點後,口乾舌燥,喝水補充往往仍乾渴,煩躁、怕熱(特別七至十月間),常流汗、嘴巴苦、腰部痠痛,近日頸部僵硬感明顯,雙腳也感沉重水腫。
我望診她的舌頭,發現舌質是淡紅色,舌苔薄黃,兩側有齒痕,但看不出瘀斑。開處方健保科學中藥粉(藥效較差),成分有:麻杏石甘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射干麻黃湯、栝蔞薤白半夏湯、四逆散;水煎藥(藥效較好)藥材有:麻黃、杏仁、生石膏、生甘草、葶藶、黑棗、射干、紫菀、款冬花、生姜(薑)、細辛、五味子、栝蔞實、薤白、制半夏、柴胡、枳實、生白芍。
中醫對「白領症候群」的建議如下:
‧多運動少思考,適當做一些瑜伽運動或冥想練習,讓大腦靜下來整理思緒,為明天的工作做準備。
‧每天提早十分鐘上床,慢慢把生物鐘往前調,生活一樣可以充實又快樂。
‧平時要養成做事情不能拖拉,加強計畫性,學會管理時間。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健康卻是生活的保證。睡眠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愛護自己。
(作者為台中沙鹿同濟堂中醫聯合診所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