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去年八月六日,美國「好奇號」成功登陸火星。今年的這天,全世界太空愛好者透過各種方式祝賀好奇號一周歲的「火星生日」。
數千網友透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網站向「好奇號」寄送電子生日賀卡,收件地址按火星上的經緯度寫作「4.59S, 137.44E,布萊德柏利降落地,蓋爾撞擊坑,火星,郵編80612」。
NASA科學家還用好奇號SAM設備分析樣本振動發出的不同頻率,製作了〈生日快樂〉歌,並將好奇號在過去一年中採集的影像資料製作成短片供民眾欣賞。
好奇號被NASA稱作女性的「她」。「她」二○○八年發出第一條推特就是為自己公開徵名,NASA採納了十二歲華裔女孩馬天琪命名的「好奇號」。在為好奇號慶祝登陸周年的一段影片中,馬天琪的話出現在片頭:「好奇驅動我們每天生活的熱情。」
高調的好奇號不是徒有虛名,這位「科技明星」迄今在火星上共發射超過七點五萬束雷射光,用於研究目標成分,蒐集和分析了兩塊岩石的樣本材料,發現了火星遠古存在河流以及當時環境適合原始微生物生存的證據,考察成果豐碩。短短十二個月內,科學家已透過「她」發回的數據,判斷火星環境曾適宜生命。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工程師伊斯拉曾說,讓公眾更加了解科學,是重要的使命。塑造好奇號一個富有人性的明星形象,更能激發民眾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熱情,拉近民眾與太空科技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