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奉天宮封鐘鼓 體貼好兄弟

 |2013.08.07
3142觀看次
字級
新港奉天宮在農曆七月會「封鐘鼓」,董事長何達煌昨天將鐘繩盤起,並貼上符令封條,避免驚嚇接受普度的「好兄弟」。圖/陳永順

【本報嘉義訊】今天是農曆七月一日,是民間習俗「鬼門開」的日子,各廟宇會辦普度法會款待「好兄弟」;為避免驚嚇他們,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昨天把鐘繩盤起、關閉鼓門,不再操作,在許多廟宇鐘鼓改為電動操作下,仍堅持人工敲鐘擂鼓的奉天宮「封鐘鼓」儀式,獨特且罕見。

新港奉天宮供奉開台媽祖迄今三百九十二年,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及月底等三天,早、晚人工敲鐘擂鼓,以示敬神,眾神明進廟時,也會聽到鐘鼓聲。雖然人工操作較麻煩,但奉天宮仍堅持傳統精神。

今天「鬼門開」,相傳「先民、好兄弟」到陽間接受普度,享用山珍海味,焚燒銀紙作為盤纏,但傳說,但各廟宇敬神的鐘鼓聲會讓「好兄弟」嚇得不敢靠近。董事長何達煌說,媽祖不忍傷害「好兄弟」,「封鐘鼓」代表祂的慈悲,也體現關愛與普度眾生的精神。

昨天的「封鐘鼓」儀式,誦經團朗誦媽祖經文,祈求眾神為民消災解厄後,何達煌將原本拉到一旁的鐘繩盤起,鐘繩及大鐘內側貼上符令,接著將鼓門關閉,再貼上符令封條。

何達煌說,奉天宮在農曆七月不燃放鞭炮,也不誦經,直到農曆八月一日上午五時重新啟用。這項全國罕見的「封鐘鼓」儀式,相傳源自清乾隆、嘉慶年間笨港天后宮時期,廟方人員依據媽祖聖示舉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