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安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因父親的需求,經歷三年,以「縮小版」氧氣罩研發出「穿戴式集尿設備」,讓尿液流到無臭蒐集袋,不像使用尿布會留有尿騷味,男性病患不再為尿失禁所苦,勇敢走出門。
袁明琦表示,因父親罹患後天小腦萎縮症,小便無法自理,常尿褲子,變得不愛出門社交,曾向他抱怨,「你不是醫師嗎?這麼簡單的小便問題,你都無法解決?」他在手術中看見氧氣罩因而萌生靈感,研發出這款隨身穿戴式集尿器,改善父親常要找廁所的問題,已能自由出門。
這項設計獲多國專利、第三十九屆國際日內瓦發明展特殊金牌獎,目前已上市。台安醫院昨天舉行記者會,並首映《愛未滿》微電影,描寫袁明琦替尿失禁的父親想出能重拾「自由」及「尊嚴」的過程。
袁明琦表示,國內逾七十歲民眾半數以上有尿失禁困擾,大部分尿失禁患者都不好意思開口,只能使用成人紙尿片解決漏尿,卻易皮膚炎、濕疹,身上常有異味,心情沮喪。
袁明琦設計穿戴式集尿設備,使用麻醉醫師使用的氧氣面罩,改良出無臭的集尿設備,男性尿液流出後,可流到尿袋,不會散發尿騷味,罩子還有簡易沖洗設備,可用沙威隆、水等沖掉殘留的尿液。由於集尿設備只有六十公克,比重量一百六十五公克的尿布輕巧很多,穿上牛仔褲、西裝褲完全看不出來。
袁明琦表示,目前正積極研發女性使用的集尿設備,要讓婦女也能擺脫尿失禁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