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前在韓國舉行的第五屆亞太未來科學家會議,剛考上建國中學、十五歲的羅于傑代表台灣參賽,獲得團體賽金牌和個人作品銅牌,成為該會議歷年最年輕的團體賽金牌得主。
由韓國亞太資優科學指導中心主辦,被視為亞太地區唯一的高中資優生科學競賽的「亞太未來科學家會議」,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在韓國舉行。台灣經亞太資優科學指導中心台北分中心遴選後,由年僅十五歲、剛考上建中科學資優班的羅于傑代表參賽,在十二個參賽國家中,拿下團體賽金牌和個人作品銅牌的佳績。
參與培訓的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傅昭銘表示,羅于傑的個人作品以磁浮軸承,結合新穎電磁線圈結構設計,能減少阻力、提高效率,可一機兩用,當成馬達或發電機,因此獲得評審肯定,拿下個人作品銅牌。
團體賽部分主題為「機器人創作」,由大會安排各國參賽選手四人一組參賽,參賽選手必須現場寫程式來操控機器人。傅昭銘表示,羅于傑年紀雖小,在團體賽中卻能展現極佳的領導力,帶領團隊合作,讓機器人不只會快速奔走,還可爬樓梯,因此獲得團體賽金牌。
比較參賽各國表現,傅昭銘表示,新加坡、泰國、香港都逐年進步,韓國更是大力推動科學發展,以釜山科學高中為主力,並和大學合作,加速培育科學人才發展,值得台灣學習和借鏡。